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网:奥运盛会 缔结和平的纽带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21:2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冯坚 公兵 李宝杰)奥运圣火即将在北京燃起,五湖健儿将再聚五环旗下。回首现代奥运,自圣火于1896年在雅典重新燃起,生命顽强,穿越时空,百余年风雨不熄。一个多世纪以来,奥运旗帜在世界各地一次次冉冉升起,运动健儿一次次翻山跨洋,相聚拼搏。接触日多,交流日广,理解日深,团结日紧。奥运盛会已成缔结世界和平的纽带。

  公元前884年,古希腊伊利斯王和斯巴达王为了和平而签署了《神圣休战条约》,不仅为这个尚武的古老民族遏制了战争,更为奥运会作为和平和友谊象征奠定了的基础。为奥林匹克事业殚精竭虑、终其一生的顾拜旦也是抱着缔造和平的崇高信念点燃了现代奥运圣火。“体育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之间建立愉快的联系”就是这位“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在其诗作《体育颂》中留下的激昂诗句。

  从1896年的雅典到2008年的北京,一百多年弹指一挥间,而奥运会从只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41名运动员参加的体育赛事,已经发展成为来自205个奥运代表团的1万多名运动健儿参与的全世界最隆重和最具代表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日益成为各国人民展示民族精神,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和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舞台。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的最高目标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语言的人们凝聚在一起,使大家交往、沟通,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实现世界的团结、和平和进步的目的。换言之,就是缔造一个“和谐世界”。

  人们不会忘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刚刚散尽,29个国家的运动员在1920年就开始在安特卫普的奥运赛场上竞技拼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刚刚熄灭,中断了12年的奥运会于1948年7月在伦敦召开,人们在长期战争蹂躏中饱尝家园被毁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后,在这里却又一次品尝了和平与友谊的幸福滋味。战后举办的奥运会,使人们更快地走出心灵创伤,重燃了生活的希望和对和平、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与信心。

  人们更不会忘记,曾经刀枪相向的交战国的选手同现在一个奥运赛场,站在同一个领奖台上,他们甚至还成为难以割舍的挚友。冷战没能冻结美苏运动员迈向同一届奥运会的脚步,柏林墙也无法阻隔东西德运动员同场竞舟。

  体育没有国界。当人们想起第一个现代奥运会冠军康诺利、被誉为“黑色闪电”的欧文斯、“体操王子”李宁和游泳名将菲尔普斯时,自然会更多地想到他们矫健的身姿和骄人的战绩,而不是他们的国家。

  在古代奥运会中,即使发生战争,双方也要停战参加奥运会。这就是后来两次世界大战阻断奥运会却没有改变其届数的理由。从1896到2008,从希腊的奥林匹亚到古长城脚下的古都北京,奥运圣火传遍了五大洲,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频频相聚在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运动员相聚的五环旗下。无论是世界大战的硝烟、慕尼黑奥运会上的“黑九月”恐怖行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爆炸事件,还是多次的中东战争和非洲冲突,都没能熄灭熊熊燃起的奥运圣火和人们企盼和缔造和平的坚强决心。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世界各国连成了利益共同体。缔造和平、稳定的“和谐世界”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呼声,4年一届的奥运盛会更是成为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文化融合与缔造世界和平的国际舞台和纽带。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