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共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快乐(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3: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更可贵的是,还有那么一些选手,他们在比赛中或明显落后,或不慎失利,甚至意外受伤,但只要能够坚持,他们就会咬紧牙关完成比赛——哪怕倒在终点。这是真正的强者,他们坚韧不拔的行为,对人们是一种生动的奥林匹克教育。

  前不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了“相约2008——北京奥运会”全球知识竞赛,一位坦桑尼亚老人作为特等奖听众应邀来中国访问。在北京,这位曾是田径运动员的老人专门参观了“鸟巢”,因为那里是田径运动员实现梦想,超越自我的地方。这位老人名叫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40年前,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他严重受伤,却没有放弃比赛,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到终点。阿赫瓦里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奥林匹克精神至今被世界各国人民赞颂。在奥运会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不仅仅是运动员、教练员,包括志愿者、火炬手、观众等,所有的人都在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奥运会的魅力和快乐。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提出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来自澳大利亚的大卫·布雷特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的首位外籍顾问,曾担任悉尼奥运会志愿者经理。大卫说:“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闭幕式上,萨马兰奇曾评价说悉尼奥运会的志愿者是奥运历史上最认真、最杰出的志愿者,我相信,2008年奥运会的闭幕式上,罗格主席也会对中国志愿者说出这样的话。”

  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北京奥运会。届时,除了现场观众,还将有40多亿人观看奥运会赛事的电视直播,欣赏这一规模空前的视觉盛宴。再加上广播听众、报刊读者以及互联网的受众,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在为北京奥运会加油、喝彩!

  同一个世界,承载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属于全世界。让我们敞开心扉,共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快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