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击剑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其他 > 正文
随着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援外的中国人已经成为了入住奥运村的一道风景。与以往的讨伐声不同的是,“海外兵团”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人理解,在中国第一门户网站新浪网的相关帖文中,便出现了“欢迎栾菊杰回家”的呼声。
栾菊杰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女子花剑冠军,现年50岁的她将以教练员和运动员双重身份代表加拿大参加北京奥运会。同她一样,以外籍身份回到北京的还有美国女排教练郎平、美国田径队教练李犁、韩国羽毛球队教练李矛等数十人。他们将带领强大的异国军团,与中国队展开激烈角逐。
昔日国手成为对手,甚至在竞技场上与中国队员争夺金牌。中国人是否可以接受?我国选手一旦遭遇“海外兵团”,公众能否坦然接受?
若干诸如此类的言论已经成为了网民的主流声音,更有新浪网友搭出了这样的经典组合:当中美女排遭遇“和平大战”,当乔良带领美国体操女队在世锦赛上击碎中国女队的团体卫冕梦想,当有着最锋利的“矛”之称的李矛率领韩国羽毛球军团挑战中国队的王者地位,当童辉把澳大利亚国家跳水队培养成中国的强劲对手之一……我们该如何给予这些来自中国的教头更多的赞许。
8月8日的北京,“中西合璧”的中国体坛或许才是真正的体育强国。 本报记者 郭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