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旭光
1908年,中国的奥运启蒙者张伯苓对着整个华夏发问——中国何时才能举办一届奥运会?还是在1908年,青年鲁迅梦想未来之大国吾民——“与西人一握为笑,无逊色也”。
张伯苓的疑问,今夜找到答案,圣火即将在北京上空熊熊燃烧;鲁迅的期许,此时就是现实,国人笑迎八方客,自信并且包容。
盛典如期而至,今夜百年梦圆。对执著的个体而言,已是隔世;就一个民族的复兴来说,不短不长。当年四亿五千万人的“惟一代表”刘长春,失败时只能孤独流泪,彼时灾难深重的祖国,无力担当他的痛苦。而在2008年这个欢乐的夏季,刘翔们无论输赢,都注定收获13亿的喝彩。
好事多磨,百年的无数伤痛刻骨铭心,“鸟巢”的光芒由此愈发温暖。张伯苓曾预言:“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今夜,不是终点,只是发端,迤逦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将继续拾级而上,淡定从容。
据说,奥林匹亚最早的中文译音叫“快来比呀”,译得不够高雅,但确实贴切。今夜大幕拉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五环旗下尽情地比吧,享受体育的纯粹快乐,呵护大千世界难得的童话。“快来比呀”!有奥林匹亚的日子,真好;奥林匹亚在北京的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