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奥运赛场 一切皆有可能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6日07: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切皆有可能”是一句广告词,已出台了好多年,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的是“没可能”。

  几天来,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演的一幕幕精彩故事,不仅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简直就是在挑战我们的判断能力,颠覆着我们过往的人生经验。赛前,菲尔普斯狂言要从“水立方”里捞上8枚“金镶玉”,并没有多少人相信。可眼下,不是已没有多少人质疑了吗?

  还是在“水立方”里,短短5天比赛就有12项世界纪录被打破了16次,在世界游泳水平如此飞跃之际,中国的“小小小花”们还有戏吗?在8月14日早上之前,恐怕人人不乐观。可刘子歌的惊世一鸣让我们个个目瞪口呆、喜出望外。在张娟娟与世界第一女箭手、韩国的朴成贤对决个人金牌时,有人想到她能夺魁吗?中国女排连下古巴队两局时,谁能料到竟会被对手翻盘……这一切,如梦非梦,似幻非幻,让我们不得不相信,在奥运会上“一切皆有可能”。

  新人有可能战胜名将,这次不成功可能下次就会如愿,强势有可能失之交臂,不管有多少人认为不可能。

  其实,四年一度,云集而来的上万健儿不就是为了这“一切皆有可能”吗?正是坚信“一切皆有可能”,亚洲最早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印度,终于在88年后实现了打破奥运个人项目金牌零的记录的夙愿,经济发展程度排在世界末尾的多哥,自豪地登上奥运会的奖牌榜……

  奥运会上的“一切皆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了异乎寻常的体验,点燃了我们内心出乎意料的激情,更可能对我们日后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影响。起码,眼下我们就能悟出,“一切皆有可能”实际上就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另一种表述,就是百年前顾拜旦为“寓教于乐”而创办奥运会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奥运赛场瞬息万变,的确是“一切皆有可能”。但“一切皆有可能”依托的基础,还是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离开了实力,什么都没有可能。体育竞技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听风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