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飘逸的舞姿,似乎是在空中飞荡着,从平衡木,到高低杠,再到自由体操。纳斯蒂亚·柳金,孤清自傲,不经意地从她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修长纤细的四肢,就像一只独舞中的天鹅一样挥洒自如。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看到女子全能冠军的表演,你不由得会想起霍尔金娜,柳金和霍尔金娜是那样的相似,她们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淡忘了体操残酷的竞技性。柳金和霍尔金娜有什么不同?一位美国同行笑曰:“唯一的不同就是国籍。”
然而19岁的柳金本来可能和她父亲一样,为俄罗斯夺取体操金牌,只是她在幼年随同父母来到美国,在美国成长,如今已经是美国体操界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骄女:10个冠军头衔。她的父亲弗莱里·柳金,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团和单杠冠军,1992年就和他的艺术体操世界冠军妻子移居美国,然后给美国培养出了一位不世出的体操才女。
北京奥运赛程过半,赛前广为分析的俄罗斯体育复兴并没有出现,截止到8月15日,俄罗斯代表团的奖牌数额还停留在3金8银8铜的表现上,位列尴尬的第八,距离德韩意日澳都有相当距离,遑论中美。金牌榜之争的格局已相当清晰,即便在随后赛事中,俄罗斯能发力上冲,但在北京,俄罗斯留给世界的,恐怕更是一个体育巨人渐行渐远的背影。
8月15日,恐怕是俄罗斯代表团特殊的一天,这一天他们收获了5块奖牌,不过全都是铜牌:男子射箭、女子举重、男子皮划艇、男子200米仰泳以及男子50米气手枪,其中射击铜牌还是因为朝鲜银牌选手金荣洙因被查出禁药被取消比赛成绩。
而他们所获3面金牌全都来自8月12日和14日的男子摔跤古典式比赛。8面银牌,2块双人跳水、2块女子举重、1块男子游泳接力,都输得没什么悬念。北京2008前半程的赛事里,俄罗斯在自己的一些传统强项上,几乎毫无表现,其中最令人吃惊的是,体操团体和个人全能赛事上,俄罗斯连一块奖牌都没有,这个曾经无比强大,尤其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无与伦比的体操国家,似乎在体操奥运版图上消失了。
前苏联体操队,特别是女子项目,被认为统治了奥运体操赛事40年。除却前苏联未参加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苏联女子体操队连续10次获得奥运会女团冠军,可是从前苏联解体,俄罗斯承继大部分前苏联体操传统后,女子团体脱离了她们的掌控。4年前在雅典她们仅收获一枚铜牌,没想到北京的表现如此糟糕,仅列第四,队员们退场时,都沮丧得满脸带泪。男子团体表现更为不佳,仅列第六。跳水状况类似体操,34岁的萨乌丁先后换了三代搭档,仍然难以夺得桂冠。
射击和游泳两个金牌大户,也曾是前苏联传统强项,但俄罗斯射击至今只有2银1铜,游泳1银2铜,在两大项接近尾声时,俄罗斯已经不可能有更多发挥。在田径全面开赛前,俄罗斯只在举重、摔跤和柔道这些重竞技项目上还有一些零星的希望。即便伊辛巴耶娃已经提前将女子撑杆跳高收入囊中,依靠田径来翻盘,对俄罗斯而言也不太可能。
只是北京2008的失意,不足以说明俄罗斯体育的全线滑坡,俄罗斯国内媒体对奥运报道相对平淡,热情远比不上此前的欧洲杯。一方面前苏联体育举国体制瓦解十余年后,以往积累起来的奥运金牌优势丧失殆尽,让俄罗斯体育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政府和经济寡头们,对于体育仍然有着很大投入,但投入方向更集中在足球和篮球这样的职业体育运动上。像阿布拉莫维奇这样的寡头,在英超切尔西上投资了接近6亿英镑,对于俄罗斯国内足球联赛俱乐部的投入,数额也相当可观,希丁克的高额薪水,就由他承担。这种市场化投入,促进了俄罗斯职业足球和篮球联赛的发展,却未必能在奥运金牌榜上得以体现。
一个奥运大国的身影,至少在北京已经逐渐消失。(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