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晚的中美女排“和平之战”已经远去,但对于很多热爱中国女排的球迷,对很多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辉煌时期就开始喜欢铁榔头郎平的球迷来说,这一场比赛所引起的话题却越来越热闹。
网上的调查显示,理解郎平、支持郎平的声音占了多数,但仍然有一些观众对郎平表达了深深的失望。人们希望中国女排续写辉煌,也希望郎平执教美国队取得成功,记住这次争论,多年后回头看,这也是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财富。
扪心自问,你能理解郎平吗?
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如果拿这样一个问题去问中国人,也许十个有九个会大度地微笑着说:当然理解!她也有她的难处嘛。
所以才会有人打出标语,大喊“郎导,我爱你”,所以郎平才会感动不已,声称“感到十分幸福”。有评论甚至称:国人已经学会宽容、理解、和大度,这是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
的确,相比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那个一举击败了邓亚萍、陈静、乔红,获得金牌的何智丽———那时她已经改名为小山智丽,被骂成“吴三桂”、“汉奸”、“卖国贼”,一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惨况,这一刻的郎平,的确是幸福的。
当美国队频频拦网得分,越打越有气势的时候;当中国队稍稍打出节奏,郎平就示意比赛暂停以打乱中国队步调的时候;当全场喊“中国队加油”喊到声音嘶哑,中场放起《歌唱祖国》的歌曲,郎平依旧在气定神闲地为美国队部署战术的时候;当美国队拦死中国队一记扣球,以15:11拿下决胜局,从而以3:2战胜了中国队的时候;在美国姑娘们欢庆胜利的时候……许多呆在看台和电视机前的国人,也许在这些时候,心里会油然而生老聂说的那句话:“她出国执教,我很不喜欢。教出几个对手来和中国女排对抗,我不能接受。”“别忘了,你们是中国人。”当初众媒体纷纷抨击聂卫平是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者,然而今天,此刻,再想起这句话,却又是一番别样滋味。
于是就生出许多网络上的攻击来,字字句句,宽容不再。除去了一层“理解”外衣的人们,有些被激怒的情绪,似乎也理所当然。谩骂侮辱的言语自是不该,可是有些心情,却不由得感同身受。的确,那个曾经国人心目中的“铁榔头”,父辈精神上的标杆和象征,还有那段引以为豪的中国女排时代……一切一切,似乎在这样的夜晚都转身离开,一去不返。多么苦涩的宽容。扪心自问,自己还可以发自内心地说出那一句“理解”吗?
也许,除了掌声和欢呼,批评和愤懑之外,我们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意大利将袁伟民执教中国女排夺冠时钻研出的快攻战术无私传授给意大利球员和教练,使一支二流球队越变为超一流强队!!增加了世界东西方排球流派的交流!在美国,不仅将中国战术无私传授!还将自己女儿培养成美国青年队成员!!可以说战术和训练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现在郎平将此秘密无私奉献出去,对中国女排来说无易于自掘坟墓!为战胜对手,中国人只得付出更多劳动,训练中付出更多代价,进一步加快了身体老化过程!———坐望南山
理智上是理解的,但是看到中国队输的时候心里还是很不舒服!惟有希望中国女排姑娘们赶快调节好自己,提高技术和战术,打好每一场比赛!这世界上没有说没了谁而不行的,惟有靠自己的实力和毅力!我们要自强!
忘本!谁培养郎平?中国!中国人不能忘本。
很难理解,作为中国人这样我感觉,自己得国家不是落魄到极点,何必在外面教别人回来打自己得人呢?就是教也不能在这种很正式得场面,来对付呀,能证明你很强吗?你别忘了你自己也是中国人!!!!
我们从专业的角度,能够理解,但是,从情感上的感觉,还是很复杂。
狭隘,这是人家的自由。———yjt200099
这么小气,怎么做中国人?———psvic
挺郎平,当你是球员时你是尽职尽责的,当你是教练时你是合格的!———菜鸟小乐
我倒觉得这是好事,希丁克带着俄罗斯蹂躏了荷兰,大家得到了什么?一场精彩的比赛。———回帖专号
这是她个人的选择啊。而且她的带领下美国队打败了中国队,应该不错啊。
———可卡因微笑
我们还要鼓励中国教练走出去,特别是跳水和乒球,其他国家再不提高水平这项运动就走进死胡同。———vsir
郎平曾经是中国的骄傲,以后也是。
也许,看淡一点成绩,才能更好的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之美。
我们击剑赢了法国,可我们的教练也是法国人啊!他会被法国人怎么说?他承受什么压力来任教的?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去外国当教练就会被说得一无是处?
我支持郎平,也支持陈忠和。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此,法国的击剑教练老鲍就带领着仲满取得了男子佩剑的奥运会的冠军,当时的对手就是法国的选手!其实如果我们的实力真够强的话,谁都无法撼动的,中美之战只能说明我们还有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女排的姑娘也很努力了,希望她们在这之后能好好总结经验,努力打好接下去的战役!我们不比古巴、美国队差!
你能理解郎平率领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吗?
投票总数 150786
能理解 72284 47.94%
不能理解 54430 36.10%
很矛盾,说不好 24072 15.96%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