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新社:别为“怎样才能赢得尊重”折磨自己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3日16:3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魏群

  北京奥运会赛事即将收官,中国兵团占据金牌榜首位已无悬念,但此时,中国赢得的不仅是赞誉之声。

  一些西方媒体重弹诟病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老调,有些则抓住个别中国选手年龄问题不放,更有甚者则将金牌与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等联系起来。

  面对这些不同声音,有些国人心下不忿:当年我们在“东亚病夫”的时代,只有刘长春在奥运赛场上“一个人战斗”,你们把中国当笑话看;如今,我们终于在金牌榜登顶,得来的还是你们的说三道四,那到底我们怎么样才能赢得你们尊重?

  国人的这种不满和疑惑自然可以理解,但对有些刺耳的声音,实际上用不着太认真。

  这些不同的声音,需要有个甄别。有的如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王伟所说:“很多媒体对中国的偏见是很深的”;有的则出于“酸葡萄”心理,典型的如《纽约时报》,在奖牌榜上将奖牌数排在金牌数前面,以显示美国依然是“老大”;有的则是对咱中国挺友好,只是“爱之切,恨之也深”,指出些毛病,希望中国改正后变得更好。

  对那些友好的提醒,甚至尖锐的批评,国人自当有反省之心。的确,中国在很多方面经验不足,有些地方还与国际规则不适应,有些志愿者确实“热情有余,专业不足”,有些观众的确在赛场上表现差强人意,给点时间,咱改。

  但对那些不友好的“鸡蛋里头挑骨头”之音,国人大可放宽心态,成熟的表现就是要自信。

  “举国体制”怎么了?正是靠举国之力,中国让卫星上了天,让原子弹试验成功,让十三亿人解决了吃饭问题,让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再靠体育“举国体制”,中国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上下形成合力,成就了今天奥运会的辉煌。

  哪些国家没遭受过批评呢?美国够强大了吧?照样有以“文化正宗”自居的欧洲人,挤兑美国人没文化,但也不影响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还是习近平先生说得好:对这些杂音,应抱着平常心对待,在一个笼子里有各种鸟,如果把那些吵得厉害的鸟赶出去,那么笼子里就不热闹了。

  所以,别老钻牛角尖,整天琢磨着“怎样才能赢得人家尊重”。等闭幕式那天,邀几个朋友,找个酒吧好好喝它几杯,有高兴的事,就要堂堂正正地痛快一下,大可尽兴,别怕人家又说咱得意忘形,也别为某个邻居早早就熄灯洗洗睡着急,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人家低调平常心也无妨,也很好。

  但别忘了,喝了酒,高兴完,第二天好好上班去。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人家的尊重自然就来了。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