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梦想不仅仅承载着中国人渴望举办奥运的悲壮理想,也有让自己的健儿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分庭抗礼的愿望。应该说,这二者都淋漓尽致地实现了。
那么中国会不会延续未来金牌第一大国的地位?
首先,我感到保持中国今天这一地位已经不易了。下届奥运会在伦敦,还有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吗?其他国家会不会在中国的优秀项目上插一杠子?这种可能性不仅有,而且大。
有人统计,奥运会举办国要比到其他国家去多拿5块金牌,而中国金牌的底盘大,因此比在第三国要多拿至少10块。主场毕竟是主场,70年代最强盛的荷兰足球两次世界杯决赛都与主办国球队相遇都输了。2002年世界杯,主办国韩国出尽风头,到2006年韩国连世界杯小组都没出线。中国军团早早在北京训练,熟知鸟巢,浸泡水立方,在五棵松练投篮,在首体练扣球,在北大练抽球,一切后勤保障都在家中。在山呼海啸的加油中,不仅自己来劲儿,对手茫然,裁判也受到某种感染。竞技体育占据主场当然会占便宜,要承认。
中国在以后的奥运会上保金牌第一容易吗?肯定不容易。在这个江湖上,多得到的东西是要还账的。我们还要看到,这届奥运会曲终人散,一批天才的中国运动员将未必出现在伦敦奥运会,那时刘翔29岁,姚明32岁,这都是几十年在中国才产生一个的运动员。而郭晶晶、张宁、李小鹏等都会隐退。这些运动员都是中国申奥成功以后极力培养的,为了这批运动员在2008年出成绩,可以说竭尽全力,而2008年之后体育界投下的成本和力量肯定不如这次,不少项目青黄不接已经显现。想再现这次遥遥领先,实在难度太大。
预测一下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哪怕比这次少20枚也是正常的,即使这样,也要善待下届奥运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