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取得圆满的结果,但对于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的中国代表团而言,这无疑是最完美的一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那一句“无与伦比”,是对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奥运军团的最好形容。
北京奥运会16天赛事的最后一天,总共产生了12枚金牌,邹市明和张小平分别拿到了一枚拳击金牌,让中国军团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成绩完美谢幕。
中国选手邹市明和张小平获得男子48公斤级和81公斤级冠军,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夺取奥运会拳击金牌。此外,在艺术体操集体全能比赛中,中国队获得银牌。这也是中国艺术体操的首枚奥运会奖牌。这两个项目里的突破,无疑成为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最后的惊喜。
在最后一天的比赛中,美国和俄罗斯也分别获得两枚金牌。这样,中国、美国、俄罗斯仍然位列金牌榜前三名,但中、美的位置已然发生变化。俄罗斯比第二名的美国少13金,比第四名的英国多4金,成为第二集团领头羊。
当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不分民族和种族手拉手走进“鸟巢”,当奥林匹克的圣火在“鸟巢”缓缓熄灭,北京奥运会就这样正式宣布离开了我们,但是镌刻在我们记忆里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北京,我们见证了两位传奇巨星的诞生:一位是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他独得8金并打破7项世界纪录,在两届奥运会夺取14枚金牌的成绩,让他成为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另外一位则是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他在男子100米、200米、4×100米比赛中全部夺冠,并全部打破世界纪录,不但前无古人恐怕也将后无来者。
在北京,我们还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至深的情节:在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夺冠的德国选手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他用金牌告慰自己对爱人的思念;女子体操跳马银牌得主丘索维金娜,30多岁的年纪还活跃在体操赛场上,原因只是因为她生病的儿子。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内外,还有很多很多……
无论你在哪个角落,请你务必要记得,2008年,我们曾经一起度过如此完美的一个夏天。
竞报记者 苏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