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妙红
北京奥运降下帷幕,中国军团金牌总数排名第一。但这不是惟一的重要收获,北京奥运重要的收获还在于精神面貌,而在一系列的精神收获之中,我同意《朝日新闻》的评语:“北京奥运让我们感动。”
而我认为还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幽默,让全世界人民一起开心,比如著名的“谢亚龙下课”。我还尤其同意我在《足球》报的同行,强烈建议将“Xie Ya Long Xia Ke”列入Global Language Monitor(全球语言监督),但我的看法是,注解为“最忠诚者的无奈抗争”没有表达出广大球迷已经完全渗透出来的幽默劲,所以我建议将“Xie Ya Long Xia Ke”的涵义引申为“体育,尤其是足球场上,对任何情绪的宣泄,包括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这个新词来表达”。
“谢亚龙下课”的历史渊源
“谢亚龙下课”不是一个主谓结构词组,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谢亚龙”自然是主语,“下课”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下课”对应的词组是“上课”,据我呕心沥血考证后发现,这两个词组最早诞生的年代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教育家孔子的春秋末期。也可能来自寺庙,僧侣们每日必上早课、晚课,功课做完,大和尚宣布“下课”,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去。
将“下课”发扬光大,必须感谢咱们四川人。谁是第一个对“滚蛋”、“走人”、“开除”、“解雇”等等涵义归纳为“下课”的人,实际上已经无法考证,但将之用于足球比赛中对于教练员或其他人员的不满,是在1997年甲A联赛第二轮的成都体育中心,首个享用者是四川全兴队主教练余东风。
“下课”迅速在全国各大赛场普及,可以在这个词组之前加上任何主语,享用者大都为足球队主教练。注意,“下课”从1997年发展到2004年,已经有了娱乐的味道,一直到响彻奥足赛的“谢亚龙下课”,已是极致娱乐。
国际化的“谢亚龙下课”
奥运足球比赛所有场次,伴随着中国国奥队的屡战屡败,各分赛区纷纷喊响“谢亚龙下课”,但这并不是一个娱乐事件,谢亚龙成功地将一个历来用于攻讦不称职者的词语,变成一个全民娱乐的专业用语,这是我认为谢亚龙是一个娱乐巨星的理由。
在所有与中国队无关的足球比赛中,在有罗纳尔迪尼奥、梅西、里克尔梅等巨腕出现的场次,甚至马拉多纳大驾光临,都无法让全场观众异口同声地欢呼“梅西下课”或“小罗上课”,只有当一圈圈人浪掀起的时候,它最强的伴奏音赫然便是“谢亚龙下课”,从沈阳、上海等地5万人同喊,直到鸟巢的10万人齐声欢呼,“谢亚龙下课”已经超越“打酱油”,成为2008年度最HOT的词语,而且可以赋予任何情绪。
还有个“叉腰肌”
除了将“下课”一次专属化并国际化为“谢亚龙下课”,谢亚龙对本年度的娱乐事业贡献还包括“叉腰肌”这样的闪光点。全体网民再一次被谢亚龙雷倒了。网友们哀叹:“甚至连谷歌和百度两位大神也无法告诉我,究竟哪里才是叉腰肌,怎么才能练好叉腰肌。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叉腰肌”在成为网络热词之后,也必将走向世界、娱乐全球。娱乐界权威人士认为,2008年的娱乐业走势可以称之为“二龙戏珠”,一个是周正龙,另一个则是谢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