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城晚报于坚:奥运会之意义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6日10:02   春城晚报

  奥运会起源于希腊,奥运会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精神。奥运会将世界运动视为竞争、比赛、优胜劣汰,肯定人定胜天。奥林匹克运动认为世界是向着“更X”的运动,不断地突破纪录,挑战极限。奥林匹克崇拜身体,挑战自然。这与基督教文化的世界观有关。

  奥运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体育活动,说到底,它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象征,而且在20世纪以来,这个象征其实已经不只是西方的地方性知识,而是世界性的。全世界都认同这种精神,奥运会精神已经成为世界精神的象征,如果某个民族拒绝这种世界精神,它将被无情淘汰于世界民族之林。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召开,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在我看来,它意味着中国自1840年以来,民族身体觉醒的一个胜利。身体其实是一种象征,不仅是体育意义上的身体,它其实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有”这个部分,经济活动、科学、技术、国防、体育、教育都属于身体。满清的衰落令中国重新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

  在中国,如果以阴阳思想来解释世界的话,那么阴可以理解为无,形而上的精神领域。无的表现形式是文化,文化就是中国的宗教。用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话说,这是一个非经济的层面,或者说就是民族心灵、灵魂、精神的层面,它是以无用为用的。而阳可以视为“有”,有就是身体,属于社会的经济物质层面。大多数时候,它是可以量化,并直接换算为货币单位的。

  唐朝是中国身体与精神世界最和谐饱满飞扬的时代。所谓“文质彬彬”。李白杜甫都是既有伟大精神又有行动能力的天才,他们具有希腊式的体质和行动能力,也掌握着宇宙精神的玄机。

  自宋代以后,在理学的影响下,中国身体逐渐被遮蔽。文向着雅发展,唐那种飞扬灵动的精神生活与身体世界天人合一的文化逐渐式微。存天理,灭人欲。尚文而不重身体成为历史的趋势。其间,北方草原上的崇尚身体武力的民族文化也多次给文雅中国注入过活力,但对身体的遮蔽已经成为文化大趋势。天人合一的传统失去平衡,到清末,中国身体已经不堪一击。缠足其实是中国身体状况的一个最鲜明的象征。西方对中国的入侵之所以得逞,与中国身体的虚弱有关。尤其是在鸦片战争时代,中国身体可谓之文弱,“质胜文则史”,丧失了创造、野性、繁殖的活力,于是西方有“东亚病夫”之讥。

  在我看来,最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种种,都是对身体的解放。其内在的历史趋势是重建中国身体的活力,革命乃是一个巨大的动力。

  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的召开,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身体解放的成功,这使中国得以进入现代,并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奥运会比赛的不仅仅是体育,而是国家力量,国家民族是广义上的身体。奥运会意味着中国在身体上重新成为巨人。

  但是,中国精神却处于困惑之中,作为无的表现,文在一个世纪中处于失语状态。身体的解放缺乏文的引领。五四以来的文化革命,使文在中国的地位降到低点,这当然为身体的解放开辟了道路。在中国,文是作用于精神领域的,文具有宗教的作用。身体的张扬固然使中国强大,但文的式微也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