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中国一直在困惑的是,如何既具有身体,而同时它又是具有心灵的。奥林匹克毕竟起源于希腊的身体而不是中国的身体,奥林匹克,对于中国,它是一个拿来。制定游戏规则的是希腊人,你加入这个游戏,你就必须遵守其规则。而对于希腊来说,奥林匹克不仅仅是身体,也是它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的文在这种文化面前必然处于失语状态,因为中国的传统是文质彬彬。
文承担着为天地立心的重任,没有文的中国将是空虚的中国。如果一切价值都仅仅以有用与否,在经济层面衡量,那么中国的身体与精神生活将颠倒过来,再次失去平衡。身体的遮蔽令中国被外族侵凌,文的衰落也会令中国精神空虚。这种迹象今天难道还不明显吗?文化如果只是市场的附庸,它其实只是乞丐文化。
古代中国是文化领导生活。20世纪,意识形态取代了文化的地位,但我们逐渐发现,意识形态其实无法领导生活。它可以领导政治,但它无法领导生活。康熙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其盛世的一个基础是,他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文人。
奥运会追求的其实是非诗意的东西,是“有”,是力量、成绩、高低等等。这当然非常重要,我们已经吃够了一味追求“文雅”的大亏。我所担忧的是,奥运精神今天被运用于中国生活的一切方面。崇拜身体而缺乏精神的重量。在某些方面我们需要张扬在世界竞技场上的竞争力。但在某些方面,竞争却并非方向。例如,文从来不存在一个高低问题,各民族的文化自有其独特魅力,这是无法竞争也不能量化的。莎士比亚如何与汤显祖竞争,国画如何与油画竞争?文化的影响力,并不依靠竞争,竞争意味着共同的标准。而文化从来没有共同的标准,每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自己在历史和时间中形成的内在标准。
更快更高更强,这是体育运动的口号,其实我发现,中国生活的一切方面似乎都越来越以这个口号来衡量。例如教育,完全是一场无休止的奥林匹克分数竞赛运动,心灵、灵魂之类的虚无方面已经被教育当局抛弃了。最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对文化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估计。
奥林匹克精神是好的,但它并非一切,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尊重那些无法竞赛、也无法更高更强、无法统计成绩的那些方面,例如诗歌,自从人类第一首诗歌问世以来,它就一直原地踏步,与诸神同在,神从未进步。隐喻、象征,这是语言最古老的功能。第一个诗人如此创造语言,后生如我,也是如此创造语言。更快更高更强,并不是生活的意义之所在,它只是生活的手段,统治奥林匹克顶端其实不是奖杯,而是神灵、诗意这些看不见的部分。其实西方从来没有忘记,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希腊奥林帕斯(Olympus)十二主神之一,众神之王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于 坚(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