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体育报:穷女垒与富外教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4:37  中国体育报

  热闹的女垒世锦赛曲终人散了,回想有关她的各种宣传,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赛事报道,而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一篇“场外”文章。

  文章讲的是艰苦的中国女垒姑娘与她们的美籍教练麦克尔的故事——

  女垒的住宿条件非常差,且非一般的差。在北京奥体中心的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如果没人介绍,谁也不会想到堂堂的中国女垒国家队宿舍会偏居在这里,会是那般寒酸。以至于新聘的主教练麦克尔竟拒绝入住,而要求住到宾馆去。其实,他不知道他这一间已是全队唯一装修过的最好房间。总局手曲棒垒管理中心的领导没有同意麦克尔的要求,对他说:不愿与自己的队员们同甘共苦,怎么能带队创造优异成绩呢?麦克尔最终还是把行李搬了进去。但前不久,新聘的一助理外教到任,因队里已无一间空房,只好外租宾馆,这时,队里便决定让麦克尔也一并去到宾馆住。可谁知,他竟不愿意了,不愿意离开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可爱的姑娘们了。经做工作,老麦才恋恋不舍地迁居。

  这是一个浪漫又不浪漫的故事,但很感人。

  从故事中三个“主人公”的三个角度出发,似可引出三点启示。

  一、因为是“非重点”,所以难以“吃小灶”,但国家女垒的物质条件如此之差,应是超乎想象的。而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对这些姑娘们肃然起敬。从那一张张被骄阳灼黑、被风沙磨粗的脸庞上,不辨花季韶华,唯见事业留痕。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化”的今天,默默无言的女垒姑娘还依然恪守着这一美德,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而其实,不讲条件,只讲奉献的中国体育队伍又岂止女垒,女足、女举等,不也都是这样吗?女垒有的队员月工资仅800多元,地位稍高点的女足,平均月薪也仅在千元左右。但我们没有听到她们整天吵嚷着闹待遇,看到的只是始终如一的练练练!所以,我们有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体育在许多项目上都是“凤先飞”了。

  二、教练与队员的关系,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但在老麦从“不想进”到“不想出”的变化中,却明明是反了过来,施教者被受教者教育了,感化了。美国那边物质发达,精神匮乏,麦克尔到中国来也不是做义工来了,他要讲收入讲条件,从美国的豪宅到这里的陋室,望而却步是最本能的反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嘛。但是可以这样说,当他期满卸任时,不管最终把中国女垒带出了什么成绩,有一最大收获却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的,那就是他和中国姑娘在简易宿舍里的那段难忘生活。他回去后可以对亲友们说,在精神境界上获得了一种洗礼,有了一段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三、国情不同,我们与外教的交往,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但手曲棒垒中心领导的一番“批评”,却更像一种思想政治工作。资金再紧,为他租间宾馆房的钱不会拿不出,但从队伍的上下一心和同甘苦,共患难角度讲,外教做出点牺牲,有利于全队的团结与凝聚。手曲棒垒中心感化、“升华”外教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其他各项队,在引进外籍教练的工作中,一定的坚持原则及以情感人是多么必要,换来的往往是奇效。而那种一味迁就、让步,委曲求全的做法,人家反而不买账,甚至更盛气凌人、得陇望蜀。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熟悉的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拖着行李一步三回头的麦克尔……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