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百科知识》:珠穆朗玛——科学的制高点(3)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20:59  《百科知识》

  独一无二的环境本底

  珠峰地区人类活动稀少,是全球研究环境本底的关键地区之一。珠峰地区环境本底不仅具有南北极同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在环境本底垂直分异特点为南北极所没有,是全球独一无二的。鉴于环境本底值研究与人类及生物的生存息息相关,该领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975年珠峰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得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表明珠峰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不超过土壤中重金属自然本底含量。虽然由于地带性引起一定的差异,但土壤本身剖面变化却显示了本底状况;人类活动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但未造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对人发、青稞等生物的本底值测定表明:珠峰地区人发中的铅、镉、汞的含量均为正常状态。1975年的考察,为研究珠峰地区的生态与环境变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和对比资料。30年来,珠峰地区土壤与生物环境背景值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与动因、趋势如何等问题急待回答。

  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珠峰地区较为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在珠峰地区,地质、地貌等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远比地带性因素要强烈得多。在这种特殊的过程与环境条件中,生物可能以基因的特殊变异和生理生态的某些性质的改变与之相适应,形成了适于各自然带中的特殊生命特征与现象。

  研究表明珠峰地区的生物区系、植被类型等均表现出南、北翼的显著差异,南北两翼的生物区系分属于不同的起源区。如在植物区系方面,几乎南翼的全部科属都能在云南至长江流域一带找到,并有许多相同的种,在海拔较低的地方,更具有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特征。北翼则显示出与中亚植物区系成分的相似性。在动物区系方面,大体在南翼针叶林以下山地,其区系特征与长江以南地区基本一致,北翼则属于全北区,区系成分也与中亚一带相似。由于山区复杂的自然条件,两大起源区在南、北两翼交界地段有显著的相互渗透现象。以往的考察与研究从宏观上勾画出该地区的植被与区系构成与特征,对生物多样性本底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在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及其变化原因等方面鲜有报道,尤其是珠峰北坡植被上限和典型自然带的生态幅是多少、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该地区植被格局等仍然是未解之谜。

  对1981~2001年植被指数(NDVI值)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珠峰东坡、东南坡和西南坡的植被NDVI值呈明显减少的趋势,而珠峰北坡NDVI值也存在一定程度变化。这是否预示着南坡植被在一定程度上也在逐步恶化?由地表植被退化程度是否可以推论出珠峰地区环境状况趋于恶化?该区域生态与环境变化特征与动因等有待此次考察研究后进一步证实。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