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诸强练兵 > 中国男篮征战北京奥运会 > 篮球 > 正文
记者王猛上海报道
这是奥运前,美国最后一次热身赛,也是他们表现最差的一场热身赛。韦德说:“从今天晚上,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当外线投篮陷入困境时,他们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器回到了2004的雅典,回到了2006的日本。澳大利亚用激烈的身体接触和凶狠的拼抢切断美国队的突破路线,接着凭借身体堆砌在内线,把美国的攻击挡在三分线上。这条弧线,变成了美国的生命线。
可在上海的最后一夜,美国的外线投篮遭遇巨大的尴尬,他们在三分线外18投仅3中。全场14000名球迷中,大多数是NBA球星的拥趸,可随着比赛进行,他们开始起立为澳大利亚的团队进攻鼓掌。
当美国与澳大利亚胶着时,韦德从板凳上站了出来,用凌厉的脚步撕开对手的防线。在韦德的带动下,美国队终于转变了进攻方式,用突破,充分利用自己在身体素质上的优势,杀向内线。这场比赛,韦德12投8中,得到22分,他用速度对抗着澳大利亚的身体。
韦德说:“对球队来说,能有人从板凳上站出来继续攻击,意味着巨大的帮助。这也就是教练给我的要求,教练跟我说,我上场之后的任务就是用突破攻击对手。”
美国队依靠着在第二节的窒息式压迫防守和闪电侠的反击,为整场比赛建立了优势。可他们发现,澳大利亚用更准确的外线投篮迫近着比分,无论他们如何拼尽全力,都没法像打加拿大、土耳其、立陶宛那样,把对手远远地抛在身后。韦德说,我们必须从中学到些什么。
“虽然距离奥运开幕只有很短时间了,可我们还在调整,还在进步,今天晚上的经历提醒了我们,从中我们学到了不少,我们得留心暴露出的问题,因为我们绝不会忘记自己的目标。”
韦德低调地从伤病中复出,从板凳上站起来,然后以夺目的步伐杀入对手内线。他是美国第二波攻击的锋线,在K教练的计划中,第二次冲击波意味着把对手置之死地。可在与澳大利亚的比赛里,他们发现,对手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总有办法迫近着比赛。
韦德说:“我们不可能总像之前几场热身赛那样,从比赛一开始就大比分击败对手,我们需要耐心,绝不能失去对比赛的控制。我们得相信自己,应对各种挑战,用不同的阵容来对抗不同对手。我们知道,到了奥运会,这种挑战可能每晚都会出现,夺取冠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