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日华人运动员备战北京奥运 乡音难改为两国作贡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0日15:3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渐临近,日本奥运军团正在埋头苦练、全力以赴备战,力争在亚洲邻国中国举行的奥运会上取得比上一届雅典奥运会更加优异的成绩。然而细心的在日华人却发现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女子体操等一些项目上,有些加入日本国籍或保留中国国籍的在日华人,如韩阳、中岛庆(原中国名:丁其庆)、马渊崇英(原中国名:苏薇)、陶晓敏的名字,已经出现在日本奥运代表团出征北京奥运的名单上。另外,像吉田海伟(原中国名:宋海伟)、金泽关希(原中国名:满丽)、宇津木丽华(原中国名:任彦丽)、小山修加(原中国名:王娇)、高堰雪梅(原中国名:和雪梅)等人,则与北京奥运擦肩而过。

  操着东北话的日本队员

  7月5日,东京街头烈日炎炎当头照,而在东京都代代木第二体育馆内也是一片热气腾腾,为日本奥运代表团乒乓球代表队举行的壮行活动正在这里召开。一名身穿日本队队服的高个子男运动员,在壮行会上面对日本新闻媒体的采访与提问,不是询问身边才19岁的日本男队最年轻队员水谷隼,就是操着标准的东北口音朝旁边的日本女队队员福原爱求援。福原爱有时认真地帮他解围,有时则笑着装着没看见而躲开。这位高个子男运动员就是韩阳,在日华人出征北京奥运会的第一人。

  今年29岁的韩阳原籍中国辽宁,6岁时就开始打球。韩阳和去年世界锦标赛冠军王励勤、亚军马琳为同期球员。

  2000年韩阳来到日本,一直在东京艺术俱乐部打球,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初来乍到,韩阳便使该队首次获得了日本联赛冠军。此后他又接连获得了多个日本国内桂冠。由于世界乒乓球职业比赛规定,国家代表队选手以外的运动员不能参赛,韩阳于2006年5月加入了日本国籍。随后又逐渐回归人们的视线。

  2007年4月15日,在巴西公开赛男单决赛中,代表日本出战的韩阳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男单冠军。2007年4月23日,在智利公开赛男单决赛中,代表日本出战的韩阳再次获得男单冠军。天才选手韩阳终于爆发第二春。凭借在2007年巡回赛的表现,韩阳从打巴西公开赛之前的世界排名第55名,一跃到国际乒联于2008年1月3日公布的男子世界排名第17名。按规定,在这次世界排名前20名选手中,每个国家或地区最多可以有两人直接获得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韩阳凭个人实力成为在日华人出征北京奥运第一人。

  韩阳表示,能够参加奥运会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最高荣誉。只要能参加奥运会,就很幸福了,这和是不是日本人毫无关系。韩阳还笑着说:“现在日本队里是教练有教练的目标,队员有队员的目标,而我的目标就是好好打。我不单是参加比赛,还要取得优异成绩。”从去年起韩阳一直患有腰伤,但是抱着要在奥运会上发挥自己最好水平的梦想,他依然顽强地拼搏在训练场上。

  在7月5日壮行会上,韩阳在接受采访时,很多日本媒体都很有耐心地在一旁等他,而他只会用简单的日语朝记者打趣道:“我一定努力,请多多关照,谢谢,再见。”问他日语说得怎么样?韩阳大方地承认,“生活上的沟通比较困难。跟队员说两句简单的比赛用语还行。”问他现在在日本的生活,韩阳说,现在住在东京,但经常回国训练,总是两边跑。提到福原爱,韩阳笑了。他说福原爱曾经在辽宁打过球,算是半个辽宁老乡,当然熟了。韩阳说其实他的朋友都在中国国内,在日本也是跟陈卫星呆在一起的时间多。提及很多在日华人加入日本国籍并改名代表日本队出征,韩阳则表示,“很多人都出国打球,我也已经加入日本国籍,但我不会改名字”,这个东北大男孩豪爽地说。

  日本军团中的华人专家

  当我们细看日本奥运军团,其中也不乏来自中国的专家。他们长期致力于通过体育加强中日的文化交流,为日本代表团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默默地耕耘着,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从2005年开始,日本羽毛球女双异军突起,成为与强大的中国女双抗衡的新生力量。目前,日本队拥有三对实力较强的女双,其中被日本媒体称为美女组合的小椋久美子/潮田玲子战绩最佳,堪称当今日本第一女双。这对日本第一女双的幕后教练,就是曾在中国羽毛球队表现活跃、现任北京奥运日本代表团羽毛球队教练的中岛庆(45岁),原中国名为丁其庆、原籍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曾经是1986年第14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汤姆斯杯)团体冠军主力成员。

  丁其庆于1989年在中国引退后来日本留学,并由此走上了执教日本羽毛球之路。2001年加入日本国籍。他从祖国中国,岛国日本,外加自己原来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取名就叫中岛庆。中岛庆介绍说,小椋久美子/潮田玲子打球时的心态很轻松,她们每周训练5天,上午工作、下午训练。虽然与中国选手在力量、速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但中岛庆给她们还是定下了北京奥运会夺取奖牌的目标。

  今年是北京奥运年,也是在日华人马渊崇英(45岁)来日后的第20个年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年度。他希望弟子寺内健在北京奥运的男子跳板跳水项目中能摘取奖牌。“青春和人生的重要时期都是在日本度过的。今年正好20年。真是好时候啊”,马渊崇英感到时机已经成熟。

  马渊崇英出生于中国上海,原中国名叫苏薇,在上高中时就参加了中国全运会,并能够跻身于前十名,在当时的中国跳水界也算是一流选手。马渊崇英于1988年来日留学,第二年就重操旧业干起了跳水教练的老本行,自从遇到了正在上5年级的寺内健之后,它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两人情同父子,寺内健成为马渊崇英的作品,也成为他跳台情愫的延续。1998年加入日本国籍,改名为马渊崇英,他所带的得意弟子寺内健也一路成长为国际级选手。寺内健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就一直跻身前十位行列,在2007年世锦赛上曾夺得3米跳板第4名。

  与前两位男士不同,来自中国浙江的陶晓敏(32岁)目前在日本把女子体操玩得有模有样。在去年9月份举行的世锦赛上,她带领日本女子体操时隔3届再次拿到奥运会入场券。陶晓敏目前虽然没有加入日本国籍,但她一直希望自己的日本弟子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奇迹,目前她担任北京奥运日本代表团女子体操队的教练。

  陶晓敏当初从5岁开始练体操,13岁时曾入选中国国家集训大名单,只是因为身体上的原因被迫过早退役。她在退役之后立马到北京体育大学参加了体操教练的理论和专业学习班。2000年陶晓敏因为她丈夫的工作关系而一同来日本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决心重出江湖从事自己心爱的体操运动。

  目前日本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头号夺牌选手鹤见虹子就是由陶晓敏发现并精心培养的选手,另外一位奥运会参赛选手黑田真由也是陶晓敏的得意弟子,在日本全国体操锦标赛上鹤见虹子又蝉联女子体操全能冠军。她现在还兼任着朝日生命体操俱乐部主教练一职。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陶晓敏为了日本体操,目前只能把仅有2岁的儿子放在上海婆婆家里由老人代养,她一再表示为了心爱的体操只能牺牲母子之间的亲情。陶晓敏表示,由于鹤见虹子、黑田真由等弟子已经具备了奥运会夺得奖牌的实力,只要水平正常发挥的话再加上稳定的心态,她们肯定会为日本女子体操掀开新的一页,她希望自己的弟子在自己的祖国获得奥运奖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