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金牌多不如大众体育乐 掀开德国体育的本质(3)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08:58  广州日报大洋网

  体育精英学校孕育英才

  哈德曼教授:“我非常看好中国的技巧项目,并不看好耐力项目。”

  “中国的体育正处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在未来的12~16年内,中国体育会有新的压力,也许,中国体育体制会在那时发生一些转变。”莱比锡大学体育科学系的系主任哈德曼教授对记者说。

  莱比锡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学府之一,该校的体育专业是德国第二著名的体育专业,仅次于科隆体育大学。哈德曼教授是德国14所学院的长期顾问与客座教授,他同中国颇有渊源,身兼清华、同济、太原3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国家体育总局、北京体育大学也都和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莱比锡大学里,哈德曼教授侃侃而谈,他认为中国的许多教练只注重训练强度,而忽略运动员心理和生理上的因素。而事实上每个运动员都有不同的生物钟,要对其充分了解后,才能量体裁衣般的对运动员设计训练计划。

  “按照我对中国体育的了解,我对北京奥运会有一些预测,中国的一些运动员会在这届大赛上表现惊人,而另一些人却会大热倒灶,我已经写下了他们的名字。”哈德曼教授非常神秘地说。这一下子吊起了记者的兴趣,可惜他不肯进一步透露这些运动员的名字,只是说:“我非常看好中国的技巧项目,并不看好耐力项目。”

  除了高等学府,德国的中小学也在体育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者一行参观了法兰克福的卡尔·冯·魏恩伯格体育精英学校。体育精英学校是中学,德国共有约40所这样的学校,德国的优秀运动员至少有一半都经过这类学校的培养。体育精英学校与我国的体校有几分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区别。精英学校还是以一般的学习为主,非体尖的中学生占到80%的比例,体尖生只有20%。体尖生一般是上午回学校上课,下午到奥训基地训练。精英学校有特殊的政策帮助体尖生抓学习,也特别重视消除体尖生与一般学生的隔阂,帮助体尖生避免骄傲自大,正常地融入校园生活。卡尔·冯·魏恩伯格体育精英学校的校长马特告诉记者,去年在大阪世锦赛上夺得女子链球金牌的德国运动员海德勒,就是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马特校长跟记者开玩笑地说:“如果海德勒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了链球金牌,你可别忘了,她曾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啊。”

  走近德国体育,记者最深的感受是,相比于重视成绩的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更为德国所重视。在德国体育界看来,让更多的民众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远比多拿奥运会金牌更为重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