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代表团争取北京奥运会奖牌榜第八位的目标似乎有些不起眼,但他们将更大的目标放在了2012年在家门口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为了完成四年后攀上奖牌榜第四的“终极目标”,英国队将北京奥运会作为锻炼队伍和发现人才的“磨刀石”。
英国体育总会已确定其313人的队伍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目标是取得35枚奖牌,其中包括10-12枚金牌,并争取奖牌榜第八的成绩——比雅典奥运会时上升一位。果真如此,这将是英国队自1920年以来的奥运会最好成绩。
英体育总会首席执行官斯蒂尔在宣布奥运目标时说:“英国完全有信心取得这么多奖牌。北京奥运会对英国奥运代表团来说可能是一届值得纪念的奥运会。”
自1928年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之后,英国队从未能冲进金牌榜前五,金牌数基本上不超过5枚。就奥运历史战绩来说,这并非一个体育强国,但此次英国的奥运之行因三个人的名字引人注目:萨拉-菲利普斯、拉德克里夫和钱伯斯。
萨拉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唯一的外孙女,她加盟英国马术队极大地提升了这个项目的关注度。萨拉是三项赛的世界冠军,本来她可以成为继其母安妮公主之后第二位参加奥运会的英国王室成员的,遗憾的是前不久她心爱的马儿受伤,萨拉的奥运之行只好告吹。
至于马拉松名将拉德克里夫,她的大腿骨裂能否及时痊愈还是个未知数,但英国队已承诺将她在队中的名额保留至北京奥运会马拉松开赛前一天。这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反映了这位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的影响力。
而钱伯斯则上演了英国组队时的一出闹剧。这位被英国奥委会终生禁赛的2003年兴奋剂“丑角”试图重返田径场,遭到英体育界多人反对,最终也被伦敦高等法院驳回了上诉。
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成功后,英国政府承诺,从2006年起到2012年奥运会前,在原来每年6千万英镑奥运备战经费的基础上,再追加总计6亿英镑的资金。
政府的大力支持令英国运动员的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去年他们在世锦赛和相同级别世界大赛中共夺得44枚奥运会项目的奖牌,比2006年多拿了14枚,并连续第二年列当年奖牌榜第七位。在8月的北京,下届奥运会东道主确实有理由指望突破雅典的9金。
在北京,英国将缺席包括足球、篮球和室内排球三大球在内的若干项目,但会参加全部28个大项中20个项目的争夺,其中自行车、赛艇、帆船和田径是他们的夺金大户。
场地自行车是英国人寄予厚望的项目。在3月的世锦赛上,英国队赢得了10个奥运会项目中的8枚金牌,他们也是唯一一个拿满场地自行车奥运名额的队伍。而沙娜泽-雷德将是女子小轮车项目的夺冠热门之一。
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将是英国赛艇队的“旗舰”。他们不仅是这个项目的奥运会卫冕冠军,也是2007年世锦赛冠军。英国的女子四人双桨组合也在去年世锦赛上勇夺桂冠。
帆船是英国队的另一项拿手好戏,他们也拿满了全部11个小项的参赛名额。芬兰人级的艾因斯利将向他连续第三枚奥运金牌发起冲击。
英国田径队也应在北京有所作为。他们在去年大阪世锦赛上勇夺5枚奖牌,其中奥鲁奥古获得女子400米冠军。
其他值得关注的英国选手还包括轻量级拳击卫冕世界冠军加文。这位22岁的年轻人在去年芝加哥世锦赛半决赛中淘汰了四年未尝败绩的俄罗斯超级明星蒂什琴科,最终成为英国首个业余拳击世界冠军。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的史蒂文森年仅25岁,却已是第三次参加奥运会。她是2001年世界冠军,也是三届欧洲冠军。
英国体育总会认为,他们的自行车队有可能获得7枚奖牌,田径队有望争取5枚,而帆船和赛艇项目各有希望获得4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