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少华夏名将闪光海外 今朝回家祖国为他们骄傲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1日10:37   新华网

  世界各国运动健儿正带着同一个梦想,陆续会聚到同一个体育舞台——北京奥运会。在各路奥运代表团中,有些人与所有中国人有着一样的血脉,他们是“华夏儿女,龙的传人”。郎平、童辉、栾菊杰……他们中有的将率领异国之师,与中国军团同场竞技,有的则会披上战袍,与各国健儿展开较量。他们闪光海外,为奥林匹克的共同理想奋斗,为北京奥运盛会献力。

  郎平:祖国人民会为我骄傲

  作为中国老女排的绝对主力,郎平和队友一起赢得过奥运会冠军;作为出色的教练员,她曾率领中国女排夺得过奥运银牌。如今,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她又将成为北京奥运会外国代表团中最受关注的中国教练之一。

  自“铁榔头”2005年接过美国队的教鞭之后,她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美国队集训时间短,加上部分老队员离队,美国队曾一度陷入低谷。在郎平“中西合璧”的训练方法指导下,美国队逐渐有了起色,并重新回到世界一流队伍的行列。去年在关系到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世界杯赛上,郎平带领美国队过关斩将,搭上了通往北京奥运会的直通车,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率领外国球队打进奥运会的中国教头。

  能够带队回祖国参赛对郎平来说意义非凡。她说:“我是中国人,相信在北京的赛场上,中国观众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一个中国人将率领一支优秀球队回家乡来参加奥运盛会。当然,中国球迷首先会为中国队加油,但无疑也会为美国队的优异表现喝彩。”

  以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分别参与奥运会让郎平很高兴,她说,“北京是我的故乡,带领美国队在那里比赛就像回家一样,希望我们队能有出色表现”。

  童辉:我为带队参加故乡的奥运会而骄傲

  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澳大利亚队的切特勒·纽贝里在女子10米跳台上摘得金牌,这在澳大利亚国内引起轰动。童辉以及他的前辈王同祥等华人教练成为培养澳大利亚跳水英雄的中国伯乐,他们在另一条体育道路上为中国争了光。

  童辉曾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跳水世界冠军,是如今中国跳水队掌门人周继红的队友。他在1989年从国家队退役后因一偶然机会开始在海外执教,先后任加拿大队和澳大利亚队跳水教练。这次童辉将带领澳大利亚跳水队回到祖国参加奥运会,他自豪地说:“作为中国人,我为能执教一支有实力的海外跳水队而自豪,更为带队参加本届在故乡举行的奥运会而无比骄傲。”

  在国外生活了近20年的童辉说,许多西方人对中国了解不深,甚至抱有偏见,在北京举办一届有影响力的奥运会,是让世界全面和深入了解中国的一个极好机会,全世界的华夏儿女都要团结起来为祖国争光。

  童辉说,中国跳水队目前仍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优势,但其他国家的跳水队也在赶上来,中国队不能掉以轻心。

  栾菊杰:为了一种不肯放弃的精神

  在加拿大奥委会公布的北京奥运会参赛名单中,栾菊杰的名字赫然在目。已满50岁的她曾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代表团收获了一枚宝贵的女子花剑金牌。如今已移民加拿大的栾菊杰将在北京奥运会上完成她职业剑侠生涯的最后一击。

  为了参加北京奥运,栾菊杰从2007年初开始,转战世界各地参加艰苦的奥运积分赛,最终拿下了整个北美洲两张北京奥运击剑入场券中的一张。她以半百的年纪出征奥运赛场本身就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

  “比赛成绩对我来说已不太重要了,”谈到即将迎来的奥运比赛,栾菊杰显得很轻松。她说,以前打比赛内心压力很大,而这次打比赛没有压力,是在真正享受击剑之美,在北京的赛场上“我的奥运梦想将再次得以实现,我的体育人生也将更加精彩”。

  栾菊杰说,奥林匹克的精神实质是重在参与,一个项目只有一枚金牌,所有为争取金牌而参赛的运动员的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她说,“我争取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因为自己对击剑运动热爱,是为了一种不肯放弃的精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