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过几天,备受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就要拉开大幕了。参加奥运会的各国代表团正在加紧备战,以取得最好的成绩。除了常规的赛前训练之外,一些国家还在非体育层面的准备工作上花了不少心思,以期让运动员在北京保持最佳状态。
以色列:学习中文会话
以色列将派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运动员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运动员人数为42人。出征前,以色列奥委会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动员会,在为代表团成员加油鼓劲的同时,也为他们进行了一些知识方面的培训,而了解中国国情、突击学习中文成了其中的重要内容。
在中文培训之前,一位曾经常驻中国的以色列老外交官,跟代表团成员讲起了中国的背景知识。从古代历史,到孙中山,再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到筷子、米饭、饺子等民俗,乃至语言禁忌……这位老中国通的讲座吸引了在座所有代表团成员的注意。整个会场静悄悄的,有人还掏出笔来记录。
随后的汉语讲座又是另一番景象。华裔老师徐秀珍可谓经验丰富,她充分考虑到运动员们学习时间短,之前又很少接触中文的特点,特地避开了比较困难的方块儿汉字的辨识,从中国现代习惯用语入手,一下子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日本:摸清饮食情况
日本奥委会此次也派出了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共有323人。一向重视细节的日本人,在备战奥运方面可谓是全力以赴,就连饮食也毫不马虎。
摸清中国饮食情况,早就被日本奥委会列入备战奥运计划之中了。日本奥委会委托国立体育科学中心,对奥运会期间北京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制定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奥运村内的各式饮食菜单,此外还有很多注意事项,包括提醒选手在炎热的夏天要注意补水等等。报告里还附上了奥运村附近的饮食店地图。
位于东京北区国际训练中心的营养餐厅“SAKURA DINING”,最近也开始为运动员提供将会出现在北京奥运村的饮食。这是日本奥委会的一个尝试,目的就是提前让选手们感受奥运会的气氛,这样的饮食每逢周三就会出现在这个餐厅里,一直持续到7月末。北京烤鸭、咖喱羊肉等传统的中国菜都出现在食谱里。
德国:医疗保健先行
日前,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盟经过3轮选拔,最终公布了436人的运动员名单。
运动员的健康是德国奥体联关心的大事。为此,德国奥体联计划派出由20名医生和40名治疗师组成的医疗小组前往北京,负责德国所有奥运参赛运动员的医疗保健。
德国奥体联表示,德国奥运代表团的医疗保健工作与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相同。大多数德国医生和治疗师在奥运村都有自己的独立诊室,同时还将开设一个24小时值班的医疗中心,中心里有德国医生自带的药品和诊疗器材,可以进行诊断和治疗。
德国奥体联还特意委托德国联邦体育科学所,编写了一套共9册的运动员手册,发放给所有德国奥运选手。其中包括介绍防范运动过量、心脏骤停、传染病、关节病、兴奋剂检测和饮食安全知识的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