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挑战命运他们圆梦在北京 残疾运动员诠释奥运精神(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1日01:32   竞报

  坚持不带假肢参加比赛

  可以想象,24岁的娜塔莉为了参加比赛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在昨天的比赛中,她坚持不戴假肢游泳,她说,“我与你有同一个梦,我们是平等的。”这位已经成为奥运会第一位残疾人旗手的南非姑娘,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每个角落都是那么乐观,“人一生都有很多黑暗的时期,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苦难。有时候我也会哭,但是我会使自己相信好日子在前面等着呢。你只要加油就行了。如果你想达到目标,就必须努力加油。”

  在南非,娜塔莉除了是一位游泳健将,还是一位有名的励志演说家,她的口才与游泳技术一样棒。“我不仅给残疾人而且给所有人传递一种信息,就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强壮地游泳,不指望免费得到什么。”她说,“能够来到这里就是美梦成真,梦想是自己设定的,不是别人给你设定的。”

  乒坛维纳斯帕蒂卡:

  伦敦,等着我

  每次看见帕蒂卡,中国乒乓球队的姑娘们总是会肃然起敬,原因只有一个,感动。

  纳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前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位已经在无数大赛中和中国乒乓球队的姑娘们交过手的“老将”。在北京奥运会女乒团体赛中,这位独臂少女代表波兰队出场6次,虽然最终无缘奖牌,但是她仍然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

  忍受比赛带来的伤痛

  帕蒂卡7岁时跟着姐姐学习乒乓球,后来姐姐放弃了这项运动,而帕蒂卡却成为乒乓球界的“维纳斯”。没有右手,帕蒂卡便用右臂肘下残存的部分夹着球抛发;重心偏失,她就猛练下肢,试图靠跑动和耐力弥补身体平衡性的缺陷。

  在一个健康人赛一场都要消耗巨大体能的项目上,帕蒂卡不但和健全人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并且站稳了。不过,这让她换来了很多的伤病。在去年的世乒赛上,她的教练都表示自己很佩服帕蒂卡,“那些血泡,谁看了都会落泪的。”

  收获两场双打胜利

  其实,早在4年前的雅典残奥会上,帕蒂卡就已经是乒乓球项目第十级别的女子单打冠军。不过,她更渴望能够和健全人一样参加奥运会。帕蒂卡希望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和高手一决高下。本届奥运会上,作为波兰队中唯一的“本土选手”,帕蒂卡与前中国选手李倩、徐洁在北京奥运会上并肩作战,却获得了比她们两人都多的出场机会。三轮团体赛中,她出场6次,收获了两场双打胜利。她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遗憾未能参加单打比赛

  而在今年2月,她还曾在广州世乒赛女团比赛中击败了新加坡名将李佳薇。作为一名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帕蒂卡的成绩已经非常优秀。不过,遗憾的是,帕蒂卡没能参加奥运会乒乓球的单打比赛,但这位波兰姑娘坚定地说:“我现在的状态很好,四年后也不会差,希望我们伦敦再见,让你看看我参加女子单打的比赛。”

  竞报记者 苏珍珍

  残疾运动员可借助假肢比奥运

  今年1月,国际田联曾做出裁决,拒绝有着“刀锋跑者”绰号的残疾人奥斯卡·皮斯托瑞斯正式参与健全人比赛,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国际田联担心允许奥斯卡参与夏季奥运会会颠覆某些传统,他们担心以后会有健全运动员在鞋子上装些高科技的小玩意,跑步比赛就成了新型科技的展示大会,最后运动的主体不再是人而是科技。

  而另外一部分声音认为,那些残疾运动员并没有通过义肢获得了什么优势,凭什么说他们的参加影响了运动的纯洁性。难道他们害怕看到残疾运动员获胜的情况?

  规则

  国际奥委会允许各个国际运动协会自行制定并改变参赛规则,在2004年,变性运动员就获得许可参加奥运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