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后探寻北京内在变化 两妙方提升城市文明素养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23日10:12   解放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 宾: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龚丹韵: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的天气变蓝了、交通畅通了、排队有序了,整个城市文明上了一个大台阶。以学者的眼光看,您觉得这到底是表象上的改变,还是内在机理的进步?

  张颐武:这些都是直观的外在感受,我想归根到底,还是北京的硬件设施大幅度提高了。鸟巢、水立方等,现在可以看作城市的新地标,它们创造出城市本身新的形象,让北京从一国首都,真正发展成全球性都市。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一国首都,可能是特色旅游城市,或成为某个中心区域的枢纽。而全球都市,需要城市形象有广泛的认知度,需要城市在全球范围的辐射力、影响力。奥运之前,大多数外国人没有亲眼见过北京,尤其体育记者更不常来,他们对北京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媒体的二手转述和过去的想象中,耳听为虚,现在他们有了第一手材料,眼见为实。北京的真实形象通过口耳相传,真正被世界所知,这种改变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又比如,首都机场原来只是区域枢纽,现在经过大规模改建后,机场扮演的角色不同了,承载力、运作能力大幅度提升,成了一个全球都市的运营机构。京津高速公路半小时就能连通两座城市,北京公共交通系统票价降到最低,服务系统提高,人的生活有了改善,由此带动城市各方流动的便捷。别小看这些细微的量变,没有这样的规模积累,城市的整体水平很难上一个新台阶。

  龚丹韵: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即硬件设施是基础,但软件上的进步显然更为重要。按您的意思,硬件设施所发挥的作用,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

  张颐武:我们不能光从外形上理解城市的硬件建设。光有硬件当然不行,但是基础设施不改进,也同样不行。从西方城市史看,现代都市的诞生、发展和转型,都离不开交通枢纽、信息物流、公共场所等基础硬件的改善。良性循环的硬件建设,会渐渐变成城市有机组成的一部分,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增加便捷性和服务性。这不就是现代城市的发展初衷么?

  进一步说,一些看起来软的文明素养,也与硬件的改善有关。比如垃圾箱多了,随地乱扔的现象就少了。许多时候一些习惯就是图个方便。又比如飞机场一般总比火车站显得高雅。北京南火车站现在改造得焕然一新,走进如此整洁、漂亮的现代场所,你会不好意思像过去那样随地吐痰。它本来那副脏乱差的样子,恐怕倡导文明举止的话说得再多,也很少有人听进去。北京的购物环境也有大规模改变,服务系统更好了,方便人的需求。总之,硬件的升级,能从空间感受上,对人产生压力和暗示,拉动自豪感。一座城市总要有一个标准,标准的提升、物质水平的提升,还是能带动习惯的改变、文明的提升。

  龚丹韵:奥运期间,北京人给全世界留下了热情、好客、友善的文明形象。本以为老大难的软问题———人的素养,现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北京究竟用了什么妙方?

  张颐武:我认为主要在于宣传策略。过去,文明素养是从一件件具体小事抓起: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扔垃圾、不能这个、不能那个,逮到罚款。可今天刚罚过,明天又扔,有人盯着不吐,换个地方又吐。而现在,我们是从大处提升荣誉感。比如北京交通电台有一道“一路畅通”的节目,许多司机喜欢听,节目一直在说你是大国民,就要有大国民的风范,全世界都看着你的表现呢。把你说得很高,往大里说。如此调动市民的主观积极性,让你自己去感受城市的进步,感受角色的变化,作为国际公民,自然而然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具体行为入手,总会挂一漏万,很难控制。行为还是要靠理念来解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