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现代化创新
进厂后第二年,杨福安就开始结合自己平日的实践,对阿胶生产进行理论水平的提高,并对厂里的制胶工人讲解东阿镇的三大优势,让工人们对制胶有了理性认识,赢得工人们的敬重与信任,为之后在全厂进行的以科学理论控制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间,他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阿胶现代化流水线和质量监控系统。
虽然那时就已有厂外知名院校、科研单位纷纷来函进行有关学术交流,而且厂子还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制胶厂,但地理位置、人才缺乏和单一产品都是它的软肋。当时,杨福安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阿胶行业的创新应当在对老生产工艺继承的基础上,坚持中医药理论,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研发多样化阿胶产品,扩大阿胶接受层面。
1992年,杨福安成为阿胶研究所所长后,立刻成立研究阿胶的课题小组,带着爱人和两名助手开始了超负荷的运转,并将大部分工资用于购买书籍补充知识,由此拉开阿胶中药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在他的努力下,阿胶产品走出了一条富有福胶特色的中药现代化的路子,彻底打响了来自中国阿胶之乡的牌子。而夫妇两人获得国家、省、市科研成果奖励50多项,获得发明专利32项。
在阿胶生产步入现代化后,杨福安也为福胶集团树立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建立起福胶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被杨福安称为左膀右臂的儒商团队,便是实践着他现代化理念的一支现代营销团体,他们互相支撑着走过福胶集团最艰难的日子,活跃在全国29个省市区传播阿胶文化,销售福胶产品。使福胶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年上缴税金3000多万元,职工收入年均提高了30%,10年增长了10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