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福安:让阿胶走向现代化(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09日04:58   舜网-济南日报
九泉汇聚狼溪河水,三是以狮耳山前、狼溪河畔之乌驴皮为标准的纯正原料驴皮。这一切,促使他的著作《中国阿胶》出炉。

  现代化创新

  进厂后第二年,杨福安就开始结合自己平日的实践,对阿胶生产进行理论水平的提高,并对厂里的制胶工人讲解东阿镇的三大优势,让工人们对制胶有了理性认识,赢得工人们的敬重与信任,为之后在全厂进行的以科学理论控制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间,他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阿胶现代化流水线和质量监控系统。

  虽然那时就已有厂外知名院校、科研单位纷纷来函进行有关学术交流,而且厂子还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制胶厂,但地理位置、人才缺乏和单一产品都是它的软肋。当时,杨福安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阿胶行业的创新应当在对老生产工艺继承的基础上,坚持中医药理论,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研发多样化阿胶产品,扩大阿胶接受层面。

  1992年,杨福安成为阿胶研究所所长后,立刻成立研究阿胶的课题小组,带着爱人和两名助手开始了超负荷的运转,并将大部分工资用于购买书籍补充知识,由此拉开阿胶中药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在他的努力下,阿胶产品走出了一条富有福胶特色的中药现代化的路子,彻底打响了来自中国阿胶之乡的牌子。而夫妇两人获得国家、省、市科研成果奖励50多项,获得发明专利32项。

  在阿胶生产步入现代化后,杨福安也为福胶集团树立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建立起福胶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被杨福安称为左膀右臂的儒商团队,便是实践着他现代化理念的一支现代营销团体,他们互相支撑着走过福胶集团最艰难的日子,活跃在全国29个省市区传播阿胶文化,销售福胶产品。使福胶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年上缴税金3000多万元,职工收入年均提高了30%,10年增长了10倍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