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芬痛揭跳水队四大弊端 预言北京奥运后梦将不再(2)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03:12 中国青年报
但到2007年,这两名队员都从国家队主力位置上消失了。 于芬介绍,她从贾童的亲属和湖北队了解到,这两名队员均是在短时间内状态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就是国家队在训练方法上出了问题。同时,在发现队员竞技状态大幅下滑后,教练员却束手无策,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于芬表示,袁培琳和贾童在国家队的遭遇,使得国内跳水界更有理由质疑国家队教练的执教水平。结合中国跳水队教练员一直未按国家体育总局的规定竞聘上岗,跳水界也逐渐产生这样一种议论:中国跳水队有关负责人不是唯才是用而是任人唯亲。 “全国教练学习班为何名存实亡” 据于芬介绍,1997年之前,中国跳水界每年都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一次教练员学习班,由国家队教练给地方队教练提供业务指导。中国跳水队的制胜法宝以及经过实践摸索、探究出的先进训练方法,都会通过学习班向基层跳水队推广,这使得中国跳水界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学习氛围,从国家队到地方队的各个层次都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但在1997年之后,尽管学习班形式上依然存在,但学习内容与以往大相径庭。于芬说,“中央指导地方”的培训体系名存实亡。 于芬介绍,由于国家队教练组中多数教练不具备丰富的执教经验,业务水平也不是建立在系统地研究和学习之上,国家队教练已经不可能再给地方教练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她还透露,中国跳水队还曾生硬地回绝地方队教练希望得到指点的请求,在2007年全国总教练会议上,国家队某教练公开表示:“我们的教练都是自学成才的,没经过什么培训和指导。” 一些地方队教练表示,国家队这种傲慢的姿态让很多地方队教练深感失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跳水界学习、钻研的氛围也从浓变淡,很多老教练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地方队为何争抢清华队员” 于芬告诉记者,最致命的是,中国跳水后备人材培养体系已因为教练水平下降大受影响。两年前在中国体坛闹得沸沸扬扬的“王鑫事件”,就显出基层跳水队在培养后备力量上的捉襟见肘。 在2000年之前,高敏、伏明霞、熊倪、田亮、郭晶晶等选手先后成为中国跳水队的标志性人物,当时的中国跳水队平均两三年就会有一批新星涌现。 但从2000年至今,在田亮、郭晶晶成名之后,中国跳水队再也没有足够明亮的新星出现。这8年时间里,中国跳水队的领军人一直都由田亮、郭晶晶二人扮演,直到田亮退役和郭晶晶即将退役的今天,后继者仍然没有出现。与此同时,向国家队输送年轻队员的主要力量从原先的各地方队变成了清华跳水队。 据于芬介绍,目前国家队的年轻队员中,何姿、王鑫、林跃、周吕鑫等队员来自清华,仅有秦凯、何冲、陈若琳等少数几名队员是近几年由地方队向国家队输送的。 在地方队培养年轻队员能力呈下滑趋势的同时,另有一个“怪现象”在中国跳水界出现。 像何姿、王鑫、林跃等队员,在游泳中心的注册单位并不是清华大学而是地方队。于芬说,一些地方队看到清华跳水队培养出苗子后,便捷足先登,把队员抢注在自己名下,以掩盖后备力量不足的现实。但游泳中心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并未采取对策,两年前的“王鑫事件”,最终导致大学跳水队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