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新浪首页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铁蛋倒数18天战术全洗牌:菱阵脱逃 打边但不是傻打(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13:52   体坛周报

  一味求快—慢中求快

  记者马德兴长春报道

  快,这是杜伊接手国奥之后,这支队伍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且“杜家军”获得外界赞誉最多的时候,也恰恰是队伍踢得非常“快”的时候。这种“快”不仅仅体现在纯粹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攻防转换节奏快。

  杜伊在中国执教期间曾多次观看中超,每次看完,老头都会谈到一个问题——“中超联赛的攻防转换节奏太慢”。如果仅仅停留在中超层面,中国球员“一停二慢三通过”的踢球方式还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到了国际赛场,各级国字号队伍的问题就普遍反应出来了。“跟不上人家的节奏”,是教练员和队员赛后的普遍说法。

  所以,杜伊接手之后,训练中始终强调的就是少带球、少控球,要一脚、两脚迅速将球传出去,而且是要求向前、向前,不要回传、更不要横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国奥在比赛中的整体攻防转换速度与节奏明显加快。而且因为要追求快,所以长传球多,长传球一多,失误率也高,因为中国球员的基本技术和能力限制了长传的准确性。有点记性的人也许没忘,20强赛前杜伊驰援国家队时,在与福拉多的交流中便明确提出了诸多整改方案,其中,加快节奏首当其冲,足见老头对快的偏好。

  但是,中澳之战,我们可以清楚地注意到一个事实:国奥的回传球、横传球明显多了起来,尤以郑智、周海滨这对双后腰为典型。众所周知,周海滨的特点就是在后腰位置上有一脚准确的向两个边路的分球。但在本场比赛,周海滨的分球有几次?而且,国奥队员脚下控球的时间较以往明显增多了。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殷导指导的几堂训练课中,要求较多的就是“把球控制住”。应该说,这是符合足球发展潮流的,只有把球始终控制在自己的脚下,才能掌握场上的主动权。但为了控制住球,在无法向前的情况下,国奥队员更多选择了横传、回传,这也没有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攻防转换的节奏如何适应大赛的要求?

  当然,在控制球的过程中,像谭望嵩、李玮锋等人直接从后场长传、由边路队员实施突破,几次这样的进攻还是有威胁的。这样的“慢中求快”也是杜伊执教期间最为强调的。所以,如何在杜伊强调快的基础上结合控制球,即寻求场上的节奏变化,这是国奥队未来10多天中必须解决的。

  “造越位?我不赞同!”

  记者傅亚雨长春报道

  1比0,在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中,国奥“捕鼠”成功。虽然整场较量中都占据了较大主动,但澳大利亚人几次反击还是给国奥防线造成了危机,特别是小伙子们几次造越位显得不是那么默契,要不是边裁“帮忙”,恐难全身而退。对于杜伊时代倡导的造越位战术,执行主帅殷铁生明确表示:“我不赞同!”

  秦皇岛吹响集结号,开始最后冲刺时,时任主帅的杜伊就放出话来:防守中将采用造越位战术,并在训练中亲自予以指导。这种战术似乎马上成了国奥防守的主导原则——三场热身赛,国奥多次造越位,但明显看得出防线默契不够,屡屡让人心惊胆战。就在中澳之战的上半场,国奥防守对方任意球时的造越位就差点让对方插上的中卫与门将邱盛炯一对一。下半场,边裁几次对澳大利亚越位的吹罚也让主帅阿诺德很不满意。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