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新浪首页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铁蛋倒数18天战术全洗牌:菱阵脱逃 打边但不是傻打(3)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13:52   体坛周报

  赛后的休息室里,执行教练殷铁生便与防线核心李玮锋就造越位进行了探讨,而铁蛋对于这一战术的意见也非常明确。“我不赞同,我执教这么长时间也从来没有练过和用过造越位。”他说,“大家都看到了,队员们在防守中现在有造越位的习惯,因为前一段我们专门练过,现在的问题就是要细化。与马来西亚的比赛上半场,对方两次无目的的长传都造成了单刀,而今天又出现了同样情况,我们对于这一战术的运用还不够默契熟练。”

  殷铁生表示,随后的备战,他会采用观看录像、开小组会等方式与弟子们共同探讨防守以及造越位的问题。“造越位是很好的战术,但同时风险也非常大,要求我们的球员训练有素,整体配合非常好。”铁蛋说,用不用造越位,关键问题是我们的防守实力行不行,如果信任自己的防守力,就不需要采用如此冒险的战术。

  当然,新官上任的殷铁生并未采用强制政策要求队员不去造越位,“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关键是几个防守队员要统一。我的原则是万无一失。”

  打边,但不傻打

  记者马德兴长春报道

  杜伊科维奇治下的中国国奥,进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长的多、边上多”。具体说来就是,国奥队员后场拿球后很少通过中场,一般选择直接长传发起快攻,然后交给两个边,利用边路的速度实施突破,之后再从边路传中,中路包抄完成射门。但在铁蛋主导的中澳之战中,如此进攻套路虽未消失,却已不多见了。

  在对塞尔维亚老头的一系列“批斗”中,进攻套路简单是最大的一条罪状。因为过于简单,像蒿俊闵、杜震宇这样的边路球员在杜伊手下很难有用武之地。常常有人指责杜伊看不上这些队员,实质却是蒿、杜等人不符合杜伊的技战术思想。相反,沈龙元般能“直上直下”、快速突破的球员受到了无比亲睐,其根源还是在于他们在边路踢得简单——拿球之后迅速下底、传中,从而完成他自己的职责,也博得教练的欢心。

  回想杜伊执教期间国奥的进球,除了定位球,绝大多数就是通过这样的套路,即长传发动快速反击、边路突破传中、中路包抄射门。而且,国奥之前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对方门前很是“热闹”,但却多打雷不下雨,也正“得益”于这种打法。尽管在平时,杜伊也曾多次向队员们“吹风”——实施边路突破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与中路球员进行一下配合。但是,小伙子们很少这样做,而更愿意“直上直下”。

  中澳之战,以赵旭日的进球为例,边中结合的配合显得很漂亮,而且是连续七脚传球,这在近些年中国队的进球中是比较少见的。事实上,除了这个进球,国奥多次在中路形成突破,然后分到肋部、由后插上的队员完成射门。特别是第39分钟,周海滨在前场反抢成功后分给右肋插上的郜林、后者射门被对方门将扑出——此球同样很典型。而这样的配合与进球,彷佛又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荷兰世青赛上国青的影子,这也是中国球迷最喜爱的一种气质。

  “其实,不管是边路进攻还是中路突破,我们在比赛中并没有刻意要求,”殷铁生赛后解释道,“最关键的还是在于队员,在确定了基本的套路之后,队员能在进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