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忍把浮名轻抛剑外 奥运人物访谈之三剑客(组图)(5)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15:04  南方都市报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长生剑王海滨]

  仗剑天涯侠客行

  小传

  王海滨1973年12月25日出生,籍贯江苏,身高1.85米。1999年,和叶冲、董兆致夺得世锦赛男花团体亚军,实现了中国在男花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2000年和2004年两届奥运会男花团体亚军成员。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三剑客”第一次打进团体决赛,他们面对的是来自拥有400多年击剑史的法国队。中国队在比赛中发挥出色,一直以微弱的优势保持领先,最后的收官之战,主力队员王海滨出场了,他的对手是法国名将费拉里。

  比分一点点在接近,决赛进入白热化,比分牌上鲜红的数字停在了44比44,他们不得不面对最残酷的现实———一剑定胜负。

  此时,看台上的呼喊声震耳欲聋,可是王海滨的脑海中却是一片宁静,2秒钟,他要决定如何刺出最后一剑。

  两个选手同时出剑,又是在同时,他们俩兴奋地腾空而起……就在那个瞬间,王海滨用余光看到了突如其来的一幕,绿灯亮给了对手!最后的这一剑,可以判对手进攻得分,也可以判王海滨防守得分,而裁判最终把胜利判给了法国。

  那一年,王海滨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巅峰的时期,也品尝到了与梦想失之交臂的低谷之痛。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老山三兄弟,只剩他一人

  1989年的深秋,16岁的王海滨形单影只来到北京老山国家击剑训练基地,他肩上扛着沉重的箱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击剑器材,也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初来国家队的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四个人一个房间,唯一的电器是一个手动调台的黑白电视。尽管生活有许多的不如意,却丝毫没有影响到王海滨的干劲,因为这里是国家队,是他所有梦想开始的地方。

  仅仅两年的时间,王海滨就已经崭露头角,1992年,不满20岁的他第一次走上了奥运会的赛场,个人第九名的好成绩让当时并不成熟的中国男子击剑队看到了希望。又是两年后,他与董兆致、叶冲第一次联袂出征雅典世锦赛就一举赢得了男团第三的好成绩,从那时起,“三剑客”的美誉名满天下。

  时至今日,昔日风度翩翩的三个剑客都已过而立之年,兄弟们各奔东西,只有王海滨依旧留在老山训练基地,而此时他的身份已不再是运动员,他将肩负起主教练的责任,带领新队员们冲击2008年奥运会。

  身兼三职,只为一梦

  从进入国家队的那一天起,一路走来,辉煌始终陪伴着王海滨,直到2000年“三剑客”痛失金牌之后,如梦初醒的王海滨有了新的想法。

  “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圈子里呆得太久了,想换一换环境,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但觉得自己需要新的东西来充实。”

  就这样,王海滨暂时离开了国家队,由运动员转变成了南京大学法语系的一名学生。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离开了他热爱的击剑运动,而选择学习法语恰恰体现了他对击剑更高层次的追求。

  “原因很简单,击剑起源于法国,法语是它的官方语言,比赛场上裁判用的都是法语。”

  然而开始真正学习之后,王海滨才意识到对于一个已经快30岁的人来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没那么简单。

  刚刚学习了一个星期,王海滨就品尝到了苦果。老师让他到黑板上用法语翻译出一句话,七尺男儿在全班同学面前站了20分钟,愣是没写出一个词。那一次的经历抹煞了他的威风,却激起了他学习的斗志。他不再依恋从前赛场上取得的辉煌战绩,除了周末去参加队里的一些训练之外,他跟其他普通学生一样,听课、上自习、写论文。

  “在这里我发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是以前完全不知道的,让我对生活和击剑有了新的领悟。”

  在南大学成后的王海滨,俨然一个对知识有着无限追求的学者,2002年,他又做出了去法国继续深造的决定。他在法国东部小城贝桑租下了一间小小的公寓,成为了孔泰大学的一名留学生,尽管学校并不出名,却为王海滨学习法语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在那里,他收获的不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对击剑的更深层次的领悟。

  “剑原本不重,关键是剑客的心态。”

  学成了法语,担任了主教练,通过了国际裁判考试,当我们在赛场上再见王海滨的时候,他的稳重、成熟和优雅给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已经不再登台亮剑,他却经常身兼三职:教练、裁判、翻译,无疑成为赛场上最繁忙的人。他开玩笑似地对我们说:“很多老外都奇怪我到底是干嘛的。”

  看着自己培养的队员在高台剑道上比拼,王海滨显得非常冷静,“以前把成败看得太重要了,现在我最想告诉自己的队员,击剑很重要,但生活更重要。”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三剑客”受邀成为第五届金鹰节开幕式的嘉宾。

  焦点对话

  希望北京奥运能有新故事

  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场比赛?

  王海滨:悉尼奥运会,从年龄、组合结构等各方面来说,那时候我们都是最佳的。

  记者:在场上打的时候紧张吗?

  王海滨:真正上场打的时候,非常快,特别是到最后,没有什么技术可言了,哪怕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或者懦弱,手轻轻地一抖,冠军就没了。

  记者:“最后一剑”成为之后评论那场比赛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能回忆一下那一剑吗?

  王海滨:打到最后一剑的时候,包括现在我也跟队员们讲,你守是守不住的,两军交战勇者胜,如果第一步没冲上去,就像人喘气一样,肯定要停下来再喘,这样就落后一步了,所以当时两个人都想抢前,我第一下想上前,他错开了,然后他有个反攻,剑交在一起。内行人都知道,这种情况只能听裁判的判决,可以判他进攻得分,也可以判我防守得分,结果最后判给了法国。

  记者:之后回想起来有没有很懊悔?

  王海滨:人没有后悔药可吃,但是不可能不想,后来回到房间一宿没怎么睡,总在想如果最后一剑那样打会不会更好,能想出十几种打法来,但是自己也知道没戏了,只能四年以后再把它找回来。

  记者:2004年的时候为什么决赛你没有上场?

  王海滨:选择谁上场都是经过队里研究的,决赛的时候,他们三个人(董兆致、叶冲、吴汉雄)都是左手持剑的,对意大利而言,好像打左手的成功率不像打右手那么高,他们打右手成功率是很高的,我们就想换左手去冲一冲。在那种情况下,以什么样的方式能赢得比赛,我们就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记者:2004年和2000年都与金牌失之交臂,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王海滨:2004年的时候心态平和多了,我们觉得自己发挥得很好,而意大利临场的发挥并没有我们好,他们玩一些技术手段,再加上裁判的因素,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大家心里都很坦然,我们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了,没什么遗憾的。

  记者:你觉得生活的感悟对于击剑才是最重要的?

  王海滨:如果一个击剑队员只知道天天练,而不去思考,他永远成不了高手。我发现有些人退役之后,有了社会上的经历之后再返回赛场,往往会打得很好,因为他从生活中领悟到了很多,对胜负会看得很平淡。可惜的是能做到这样的队员很少,往往在运动高峰的时候不会有这种体验,而有这种体验的时候,体能又不行了。

  记者:对于今年的奥运会有什么期待?

  王海滨:希望奥运会的时候,能有更多新的名字被大家记住,或者有新的故事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也是我做教练最欣慰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