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林匹克青年营开门迎宾 河北两名营员昨日到达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01:29   燕赵都市报

  本报奥运报道团北京报道记者 杨佳薇 高利锋

  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由学生宿舍改造成的青年营营地和志愿者宿舍已装修完毕,二层连排楼房的外墙上处处可见红、蓝、黑、绿、黄奥运五色抽象人形构成的青年营营标,象征着五大洲青年齐聚在奥林匹克举办地———北京。昨日,首批国内营员正式“入住”青年营,来自我省的两位北京奥运会青年营营员也于昨日到京,他们分别是来自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郭蒙和邯郸一中的申于安,他们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小营员们共同度过12天。

  -小营员都是英语神童

  走进北京101中学的大门,顺着营区的标示往里走,仿佛一下子从喧嚣的闹市进入了一个静谧的公园。挺拔的参天大树将吵闹的市区一下子挡在身后,耳旁传来的只有知了的鸣叫。

  昨日,静谧的校园首次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志愿者们不断穿梭忙碌着,“您好!欢迎您来到北京奥运会青年营!这是您的证件!”昨日上午,在北京101中学门口,记者看到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提着大包小包来到这里,各自带着有地方特色的礼物,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

  按照安排,中国作为东道主,31个省区市各派男女青少年1人参加,昨日共有74名国内营员(含澳门特别行政区)到达,其中首次招募了10名残疾人营员。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都是“英语小神童”,“我有英语博客!”“我们用英语交流吧!”初次见面,小营员们已经纷纷对上了英语。

  “我们当时选拔的时候主要就是参看英语水平,而且知道入选后,上网阅读与奥运、世博相关的英语材料就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我还将过去备考中级口译的资料找出来,从中梳理并熟记官方术语。”来自上海的青年营员杨珖自豪地说,凡是入营来的国内营员,都必然能与国外的营员达到无障碍交流。

  -志愿者自称营员保姆

  昨日的报到现场,最忙碌的当属身着蓝色上衣的志愿者们,有开着电瓶车帮小营员们运送行李,有的在门口忙着接待……“我们7月19日就开始培训了,现在已经全部准备好了。”青年营志愿者、北京101中学英语老师吴红枚告诉记者,等正式入住后,以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为主的学生志愿者将主要负责协调安排工作,成为协调志愿者,而学校的老师志愿者将成为服务人员。

  志愿者李程远将接待8名中外营员,负责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戏称自己是“营员保姆”。李程远说,他负责的营员来自布隆迪、巴林等国家和地区,为更好地进行服务,他查阅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简介,了解当地文化及宗教习惯。“很多国家的青年从未到过中国,他们将通过奥运会感受中国、体验奥运。我希望青年营将会给他们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