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易茗:是有点大,各方面的人总是逼着你不停的往前走。我原本是个随意的人,但后来发现逼出来的效果是很美的。
记者:你最初打算多久完成设计?
易茗:起初想只用15天就可以搞定,一个活动花15天来弄,按照惯例已经是非常认真的了。因为我们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有些活动前后6个小时、中间开两个会就可以搞定。而15天时间,我们起码可以开30个会,如果认真的话可以做50、60稿。
记者:结果呢?
易茗:两年多过去了我们才搞完。
记者:你最初是怎做的?
易茗:一开始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给他们布置任务,我给了很多压力给他们,我要求一个星期内看到样稿。
记者:第一稿设计的效果怎么样?
易茗: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他们说话很客气,说这个稿里这点不错,那个稿子那点也不错。实际上就是说,没有一个稿子是可行的,都得重来。这是一件让人很沮丧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做其他活动时,一稿定下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记者:第二稿你们得到什么评价?
易茗:我们非常兴奋的拿过来给奥组委的人看,但没想到比第一稿更惨。因为我们第二稿太用力,想做到尽善尽美,结果一用力就出毛病。
记者:能不能说其实奥组委的官员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易茗:不是,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表示出来要有一个过程,正因为有了他们珍贵的指导,共同的努力下才有了现在的美丽效果。
于
关
奥运妆
中国的“奥运妆”
有可能成为世界标准
记者:在经历了半个月的一事无成后,你有没有改变策略?
易茗:第二次失败后,我们去了日本长野和意大利都灵冬奥会考察。那时,我至少已经有7、8年没去过图书馆了,为了查资料,我戴个蛇皮帽,在西单图书世界呆了几个下午。我是只看不买,像个偷书的一样,我想找些参考和灵感。奇怪的是,在奥运会形象设计上几乎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我当时就想,人类历史上已经搞过这么多运动会了,你起码得给我总结个10页纸啊。
记者:据说你在奥运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体育妆的概念?
易茗:我们确实第一次提出奥运妆的概念,但不是我一个人,我是跟奥组委的领导一起提出的。我们现在有舞台妆、有影视妆等等,但就是没有体育妆。我把这个事情汇报了奥组委的赵东鸣部长,他跟我说,你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出个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