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记者:奥运妆的概念会总结成文吗?
易茗:已经总结成文,现在在北京奥组委内部流通,有100多页,将来会中、英文出版、说不定还会进奥运博物馆。
记者:他会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标准吗?
易茗:一定会成为国内的标准,也肯定会有人去完善它。文字的魅力在于一旦有了,其他人就会跟着它走,没有的人们会自己去创造。成为世界标准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以前的28届奥运会上,还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况且,既然有史可查了,别人就一定会去查。
记者:做奥运形象设计,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易茗:最困难的是说服自己,做一些观念方面的调整,设计师最难改变的是自己的观点。如果只是化妆,那只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哪怕是刘德华的妆容,也就是一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情。但我们现在分得很细,先出文字稿,再拿手稿,再画活人。现在,随便一个眉毛和腮红就得花两个月。都要落实到文字,不能夸夸其谈。
于
关
礼仪小姐
小家碧玉未必能代表中国
记者:你现在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那些礼仪小姐,这就有个问题,什么样的礼仪小姐才能代表中国?
易茗:其实这次选拔礼仪小姐有很大的争论。以前很多人觉得,中国的美女要是瓜子脸、小家碧玉,还要樱桃小嘴。一开始也是这么选的,因为这样选比较保险,但最后选的脸型稍微比较大一些。
记者:为什么选择脸型稍微大点的?
易茗:因为这样才符合中国人的形象。我觉得现在中国年轻人的形象是四合院和王府井的对比,是历史和现代的结合。选小家碧玉是不自信的一面,我们需要把更开放的一面给世人看。第一批礼仪小姐都是小家碧玉,看起来似乎特漂亮,但这是我们自己几千年的习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不一定这么看。
记者:具体到人,你觉得什么人能代表你心目中的中国美女?
易茗:我觉得应该是林青霞和张曼玉结合体,她们既时尚又神秘。
记者:整个奥运会期间会用到多少礼仪小姐?
易茗:正式的将用到1000多人吧。
记者:你想在这些礼仪小姐身上体现中国人的什么特点?
易茗:我觉得要体现中国人的开放和时尚。小时候在电视里看时装表演,奶奶都会遮住我的眼睛,说这是不健康的东西,但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穿着比基尼和高跟鞋上电视参加比赛了。
记者:为什么称为礼仪小姐?
易茗: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叫法。我觉得可以把礼仪小姐统统用中国小姐来称呼,这样会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