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的微笑具体而细微 渗入到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11:18   新华网

  记者邬焕庆、邱红杰

  进入“奥运时间”的北京,是一座微笑之城。

  几年前接过奥运五环旗的那一刻,北京就微笑着承诺:要用最美好的微笑迎接八方客人,用最优质的服务迎接各路运动员,用最人性化的关怀迎接云集这里的各地记者。

  而当奥运会触手可及的时候,微笑的北京也就具体起来,细微到了奥运村内外食、住、行等的诸多细支末节。

  住:热水的温度、马桶的高低都多次调试

  住进位于北京北五环路外的绿色家园媒体村,除了感觉浓郁的奥运气息和优美的环境外,就是居住起来的舒适感,甚至觉得房间里的马桶都比其他地方的用起来舒服--其实,这恰恰是北京“微笑”的细节。

  据媒体村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客人们满意,奥运村、媒体村曾多次进行各种规模的测试。从室内装修材料的环保性、室内的空气质量,到热水的温度、马桶的高低、电视频道的多少,都进行了多次测试、调整和改进。而史上规模最大的奥运村里,服务更是体贴入微。12家海内外酒店管理集团参与奥运村服务管理,同时还有北京二外等7所院校的大批志愿者、国际金钥匙组织中国区40人组成的团队,服务水平完全达到了“五星级”。一本“奥运村公寓服务手册”就足有五六厘米厚,非常详细地规定了服务的整个流程,而每一个服务人员几乎都背熟了。

  每天晨起在媒体村里散步,于满眼的绿树红花环绕间,见到的都是服务人员灿烂的微笑--在这个占地10.2公顷的媒体村里,有8900多人为入住的媒体记者服务。稍微驻足间,就有这些“微笑”迎上来:“您需要什么帮助吗”--这是很愉快的被关怀的体验。

  行:穿梭的摆渡车和专用车道的“奥运速度”

  在媒体村、在MPC(主新闻中心)、在奥运村周边行动,不停穿梭的摆渡车让你省去不少徒步之苦。这些用电瓶驱动的绿色环保小车在媒体村随时可以乘坐到,而在MPC和奥运村周边,运气好的话随时、运气差点也只要稍微等上一会就能搭乘上。

  其实,对于奥运的“行”,北京在细节上已经做了很多了:奥运专用车道、开通新地铁线、奥运班车、奥运公交线等等。一切都体现了微笑的诚意。

  2日,记者从首都机场回来时体验了一下奥运专用车道的“奥运速度”:3号航站楼的出口处,只要是注册人员,就可凭证件乘坐奥运班车,去往各个赛会指定住地或新闻中心。记者搭乘的班车,在黄线划出、贴有五环标志的专用道上以70公里左右的时速仅用半个多小时就抵达了MPC--真是很快很便捷。

  为了方便运动员、媒体记者出行,在奥组委发的交通指南上,明确列出了各条奥运班车的运行时间,精确到分,比如说从MPC到北京大学体育馆需时19分钟,到顺义水上奥林匹克中心需时65分钟。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有7000多辆车为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媒体服务。

  此外,为了方便民众,北京还开通了二三十条奥运公交专线,这些围绕着各个比赛场馆运行的公交线所用车辆全部为混合动力车,起步时以电作为动力,噪音很小,行驶过程中也比普通公交车平稳了很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