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八年志愿服务曾经感动中国 徐本禹北京担当新角色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7日07:25   济南时报

  在“水立方”后面的国家体育馆11号安检口前,一名指挥交通的志愿者面孔黝黑,但有着灿烂的微笑。很多人从他面前经过时会诧异地停下脚步,试探地说:“徐本禹?感动中国?十七大代表?”

  他有些腼腆地笑笑。“徐本禹!”有人肯定地大喊,冲过来和他合影,一脸灿烂的笑。

  他的确是徐本禹,一个义务服务了8年的志愿者,一个曾在2004年感动中国的志愿者,一个远赴津巴布韦支教的志愿者,一个服务奥运的志愿者。

  8月16日上午,记者在国家体育馆11号安检口“堵”住了这名来自山东聊城的老乡。他在贵州支教的经历曾被本报报道过。见到记者,他感到格外的亲近,不由得谈起他这8年来的志愿者生涯,和他对奥运精神的理解。

  不值班时,他经常来加班

  8月15日中午,记者第一次来到国家体育馆11号安检口,打听徐本禹的消息。“你是山东的?徐本禹是这里的新闻人物呢,这几天来采访他的人特别多,还有一些游客争着跟他合影。”一个北京的志愿者告诉记者。

  “那他哪里去了?”

  “今天他不值班。但他上午来过这里,刚刚离去。”这名志愿者透露,徐本禹经常在不值班的时候前来加班,是个工作狂。记者给这名志愿者留下了电话号码和工作单位,希望他能转交给徐本禹。

  晚上,徐本禹给记者发来短信:“济南时报的老乡,你好,我是山东聊城的徐本禹。”

  烈日下,他测量过各个场馆的位置

  8月1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11号安检口,远远地看见徐本禹站在门口,指挥着过往车辆。

  “观众检票口在哪里?”“向前走600米,然后左拐。”

  “哪里可以打车?”“看见前方那个大楼了没有?在楼下打车比在这里方便。”

  游客的问题很多,他很难有闲下来的时候。这里是车辆进入国家体育馆的必经之路,他是交通管理助理,工作任务很重。每辆车来到安检口,他都要立刻迎上前去询问并引导。

  徐本禹告诉记者,他现在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工作,于8月2日和七十多名湖北志愿者一起来到北京。刚开始,他对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不熟悉,经常被求助者“问倒”。后来一到休息时间,他就对照着服务手册中的彩色地图,来来回回地转悠。他说:“附近每个场馆的位置我都走着测量过。”

  “在这里,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问题,对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应变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徐本禹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值班,一辆出租车载着一个外国游客停在不远处。见对方不走,他走上前询问需不需要帮忙。外国游客问售票处在哪里,他以为对方想买奥运比赛的票,就告诉对方票早就卖完了。谁知外国游客一定要去售票处,最后还拿出了4张门票。原来,这个游客想找售票处把票卖了。徐本禹说:“幸亏我英语还行,要不然,我还真弄不明白他要干什么。”

  徐本禹引来外国“回头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