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观看和报道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观众和媒体纷纷指出,中国民众体现出来的奥运热情令人难忘,观看比赛的中国观众充满善意,气氛热烈,这是国外友人对北京奥运会的“第一大满意”。
此刻回首,人们记住的,怀念的,不仅是点点滴滴的北京时刻,更是张开双手拥抱整个世界的北京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博大情怀通过热情好客的北京人传递给全球几十亿人。北京人,给了这个世界海纳百川的体育精神、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以及温暖宽厚的人文情怀。
世界给我们16天,这是北京人的荣耀。今后,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奥运期间展示的快乐、自信、宽容、热情……保存、复制并传播开来。
访谈
世界赞叹中国“奥运热情”
热情观众应该颁发金牌
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副部长姚辉表示,赛事期间,表现出文明热情的观众应该发一块大大的金牌。
他说,赛时观众文明热情的鼓舞对赛场气氛的营造是使赛事运行平稳顺畅的有利因素。有的国外媒体评价中国观众是:“给失败者鼓励,给对手鼓掌,表现出中国人民极高的文明素质。”
姚辉说,市民的文明观赛,对场馆运行有很大支持和保障。观众的热情、文明从一定程度上大大地鼓励了选手。奥运会赛事上的一批好成绩,比如说男子100米破世界纪录,菲尔普斯拿到8枚金牌等,都与观众的热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奥运人家”包容八方
推开朱红色大门,穿过门道,迎面是金色盘龙照壁。照壁前,有一尊直径一米的青花瓷鱼缸,这就是位于旧鼓楼大街前马厂胡同9号的“奥运人家”。奥运期间,这个有10间房子的小院子,俨然成了京城最卖座的私人旅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此形容“奥运人家”再合适不过了。为给来自八方的游客提供一个能自由交流的空间,王克俊一家人能挤就挤,给宾客专门留出个“活动室”,那里面有电视、网线,还有随时晾好的“凉白开”。
其实像王克俊家这样好客的北京人家还有很多,据了解,奥运会期间,市旅游局共评选出598户并统一颁发“奥运人家”的标识,这些“奥运人家”可提供726间客房,能一次接待1000多名中外观众和游客。而此前,城八区107个街道共有1118户家庭报名。
北京城之所以能迎来五湖四海的宾朋,来了就想住下,住下就不想离开,是因为有无数朴实无华的北京市民温暖着这个城市。作为第一对入住“奥运人家”的外国友人,德国夫妇皮特、西蒙娜说:“住在北京四合院很有味道,很正宗!这和住酒店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自己就像在过中国人的生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