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筹办人事工作机制为奥运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2)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13: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建立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仅2007年,奥组委就接待了60个国家(地区)奥委会的88批次来访以及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38批次来访,进一步密切了与各相关国际组织及重要客户群的联系与交流。奥组委十分重视做好有业务专长、高水平的外籍人员聘用工作,截至目前已聘用了100多名外籍人员;注意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各国家(地区)奥委会和相关国际体育联合会的沟通和交流,与这些组织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也向世界展示了奥组委善于学习、开放办奥运的形象。 全面提升,统筹当下与长远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明确提出,奥运会人事人才工作要充分发挥北京人才密集、国际交往活跃的优势,发掘利用国内智力资源,引进吸收国外智力资源,选拔、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2007年,奥组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北京奥运人才行动计划》,提出要围绕奥运筹办需要,选拔和培养外事、安保、交通、商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残奥会提供全面、可靠、有效的人才保障与人才支持。 拓宽视野,广开渠道,优中选优,人才选用形式多样。为满足奥运筹办全方位的人才需要,要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推进奥运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奥组委还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坚持“面向市场,双向选择”,与专业人才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合作,通过公开招聘、人才派遣等方式充实奥运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国际人才合作,有计划引进和吸纳国外专业人才。此外,奥组委还创新了其他多种用人方式:以特聘专家的形式,聘用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奥运冠军和外事、技术、媒体等方面的特殊专业人才;使用军队支援奥运筹办工作,争取军队在奥运场馆建设和安全保障、反恐防暴、文艺表演、翻译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与首都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采取高校定向培养的形式使用了1300多名赛时实习生;从赞助企业选调人员,满足一些特殊岗位专业人才的需求等。 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科学有序地开展培训。奥组委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逐步形成了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培训体系。在人员类型上,培训重点覆盖工作人员、志愿者、国内技术官员以及合同商人员等各类奥运筹办人员;在培训内容上,包括通用、专业、场馆、岗位等各个培训环节,培训不合格不能上岗;对场馆团队人员一律实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在培训形式上,采取举办各类讲座、开通网络培训课程、组织专项培训班、组织观摩学习、开办市民学校等多样化培训形式,有针对性地对窗口行业员工、大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进行奥运会知识的普及和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观赛等重点项目的培训。 分级分类,严格考核,注重激励,创建符合筹办实际的人员管理模式。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分类分层进行管理,奥组委逐步建立了相互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人员聘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形成完善了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开展竞争上岗,使一批德才兼备、能力突出、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还建立起结构合理、动态增长、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福利制度。经过几年努力,奥组委基本建成了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素质优良、富有奉献和创新精神并通晓国际体育规则、熟悉国际体育事务的筹办工作人员队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