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北京奥运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09: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梦百年,如今梦圆。

  北京奥运会,架设起东西方平等对话、理解交融的平台,世界进入一个更具包容、更加和谐的新时期。

 梦圆

  举办奥运会,不仅仅是举办体育赛事,更是世界对举办国综合实力的认可

  中国人迈向奥运会的脚步,101年前就开始了。

  1907年10月,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在天津第五届学校联合运动会颁奖仪式上的讲话,最早点燃了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南开大学的学生在《天津青年》杂志上发出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

  1932年,23岁的刘长春出现在美国洛杉矶的跑道上,他扛着一面国旗,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

  在国弱民衰的时代下,体育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奥运三问”虽有了部分回答,国人也作出了非凡的努力,但奥运梦想仍遥不可及。

  奥运,连着国运。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历史掀开新的一页。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中国走向复兴坦途。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席位,中国人的奥运梦想重新燃起。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此后,中国连续参加首尔(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奥运会,先后获得112枚金牌、96枚银牌、78枚铜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中国人奥运梦想的实现成为可能。

  1990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北京亚运会主场馆时,问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等人:“你们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 1991年,北京成立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举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一首“开放的中国盼奥运”歌曲,唱遍全国。

  1993年9月24日,蒙特卡洛传来消息,北京以两票之差落后悉尼,无数国人为之扼腕。但中国依然明确要“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2001年7月13日,世界终于选择了北京,选择了中国。

  举办奥运,不仅仅是举办体育赛事,更是世界对举办国综合实力的认可。如果说,1993年北京申奥失利,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包括文明素质等软实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尚不够强;那么,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则意味着世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认同。这一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GDP超过10万亿元。

  7年后的中国,更是今非昔比。2007年GDP达24万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余额更是全球最大规模。

  国运昌,体育兴。跨越一个世纪的奥运梦想,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脚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