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中长跑第一人的中国缘:娶广东妹师从美籍华人(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08:47  东方体育日报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赛前几个月,拉加特获得了美国国籍。不过由于国际田联的规则,拉加特在三年内无法代表美国队参赛。因为肯尼亚不允许运动员持有双重国籍身份,雅典赛场上,拉加特为他自己赢得了一枚1500米银牌,不代表任何国家。通过李黎的帮助,拉加特在美国有了落脚的地方。他一边训练一边学习,还申请到了运动员奖学金。对于出生于肯尼亚农民家庭的拉加特来说,稳定的生活已经让他感激不尽,“在肯尼亚,好多人离开学校之后根本找不到工作。每一个职位都有超过50名应聘者。在这里,至少我可以养活我的家人。”

  因为李黎,拉加特有了一份特殊的中国情结,而他与中国的缘分还不止于此——他娶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广东姑娘,还生了一个可爱的混血宝宝。2006年初,儿子米卡因为先天性的脑病动过开颅手术。那年9月份来上海参加国际田联黄金联赛上海大奖赛的时候,被妈妈抱着的米卡为了防止伤口开裂,大脑袋上还套着一个透明的塑料固定装置。儿子患病也是促使拉加特离开祖国,投奔美国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许是因为遗传了更多妈妈的基因,小拉加特长得特别像中国小孩。在美国受训的这几年,拉加特也经常遇到从中国来的同行。大家既是对手,也是朋友,一起训练让他对遥远的东方国度慢慢熟悉起来。邢慧娜、谷明等中国田径运动员都和他关系不错。

  美国选他 因为他了解中国

  人到中年,47岁的李黎绝对称得上是相貌堂堂。

  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执教一位从肯尼亚来的世界冠军。同时,他也在大学任职。去年,他还被美国田径协会选为北京奥运会美国田径男队的领队。李黎说,美国人选他,无非就是因为他对中国知根知底。

  李黎出生在四川成都。他曾在中国最负盛名的体育学院念过书。许多在职的中国体育界高官都是他的同侪。当美国田径队想要了解一下北京国家体育场的相关情况时,他们知道找李黎准没错,因为他很清楚给谁打一个越洋电话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李黎后来找的那位朋友是大学四年睡在他上铺的兄弟。有人说,在现在美国田径队里,很难找出一个比李黎还管用的教练。

  1998年加入美国国籍后,李黎觉得开创自己事业的时刻到了。想起到美国求学那会儿,他在电视里看到了罗杰·巴尼斯特的故事,便彻底地迷上了这个英国人。就读于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巴尼斯特在1954年创下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世界纪录:他是第一个在4分钟内跑完了一英里的人。直到现在,罗杰·巴尼斯特都是李黎心目中的偶像。“罗杰成了我最大的动力。”李黎说,“他证明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不仅仅是他的体能让人钦佩,重要的是他的意志。”

  李黎在美国完成了博士学位的学习,在同事眼里,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他和那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没什么区别。当然,他始终关注着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及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所有的一切让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对于生在中国的李黎来说意义总是比较特别的。“你不能说奥运会完全和政治无关,但是你也不能因此就妄断奥运会就完全是政治产物。”李黎说,“难道仅仅是立场不同,我们就不能在一起进行比赛了?”在全球化时代,李黎觉得奥林匹克的意义就是为不同地域的人创造沟通的机会,“奥运会的真正意义就该是所有人聚在一起,通过体育增进我们的交流和理解,尤其是全世界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分歧应该是被忽视的事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