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诸强练兵 > 中国国奥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足球 > 正文
-特约撰稿 龙世军
奥运会历史上,正式的足球比赛一共举办过21届,其中欧洲球队夺得16次冠军,占据绝对优势——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欧洲球队突然失去统治力,连续三次难夺奥运男足金牌。从垄断到低迷,欧洲足球难道遭遇了奥运会的诅咒?
欧洲很“业余”
每次大赛必然要有几个招牌球星来撑门面,北京奥运足球比赛的重量级球员都有谁?梅西、里克尔梅、阿圭罗、罗纳尔迪尼奥、迭戈、安德森、帕托……南美双雄成了2008奥运足球最大的看点。
反观欧洲球队,则有些星光黯淡。荷兰人强大的青训系统,以及连夺近两届欧洲U21锦标赛冠军的荣耀,让这支奥运队中很多适龄球员都名声在外。不过,他们的超龄球员实在让人汗颜:年龄超得太多,整整比队友大了10岁以上。33岁的马凯早已回到费耶诺德养老,让他参加奥运会,看上去是对其职业生涯巅峰期没能出席世界杯的一种补偿;另一位前锋西邦年龄更大,已经年满34岁,此人去年夏天一度处于失业状态,最后被海伦芬收留;后卫亚林斯稍微年轻一点,9月份“才满”30岁,但参加过2006年世界杯的他,却从未效力过海外联赛。
意大利人则是托英格兰人的福,在附加赛中点球战胜葡萄牙,获得奥运入场券。虽然此次参赛球员都是上赛季意甲和意乙各支球队的主力,但参加了2007年欧洲U21锦标赛、刚刚从欧洲杯上归来的两大主力基耶利尼和阿奎拉尼却没有来到中国,他们都是1984年出生,属于超龄。意大利队这次居然只使用了一个超龄球员名额,入选的是30岁的罗基,这同样可以视为一种“奖励”。
“1985年1月1日后出生”,这条规定使得每支球队都不得不调整去年参加欧青赛的人选,比如塞尔维亚的切尔西后卫伊万诺维奇也没能来到中国,因为他出生于1984年。不过,塞尔维亚的超龄名额也没有用完:效力里斯本竞技的门将斯托伊科维奇不过24岁,上赛季伤愈复出后就没能抢回主力位置;30岁的日夫科维奇和很多“大龄青年”一样,得到了参加奥运的荣誉,他可以向自己的小兄弟们介绍一下中国,因为他效力于山东鲁能。
比利时国奥队同样只有两名超龄球员:马滕斯和德鲁弗,主教练德萨尔说:“之前我公布了38人大名单,但遭到很多俱乐部的反对,大姆彭萨和穆丁加伊本来也应该有一个人来的,结果��俱乐部都不放人。”至此,欧洲4支球队可以说只有荷兰值得期待,但与巴西和阿根廷相比,德哈恩的球队又实在太平庸。几乎可以预计,本届奥运会,欧洲球队夺得金牌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东欧受益“业余”
欧洲职业俱乐部轻视奥运会足球比赛,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欧洲球队的成绩疲软。欧洲人最近一次夺得奥运足球金牌还是16年前,西班牙在巴塞罗那拿下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冠军。东道主当时很看重这块足球金牌,征召了巴塞罗那、皇马、马竞等豪门的青年才俊,其中包括后来大红大紫的恩里克、瓜迪奥拉……东道主也依靠天时地利人和,轻松杀进决赛。决战中,基科梅开二度,西班牙最后时刻3比2险胜波兰夺冠——那也是奥运足球史上的经典决赛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那届赛事由于南美双雄一起缺席,年轻的加纳夺得了铜牌,这也是非洲球队在奥运会足球比赛中首次夺得奖牌。之后的1996年和2000年,非洲球队全面崛起。在亚特兰大,卡努领衔的“雄鹰”连克南美双雄夺冠,屡次逆转对手更显意志强韧;在悉尼,埃托奥撑腰的“雄狮”更以不败战绩称王,决赛中点杀西班牙尤其经典——以这两支球队为班底的尼日利亚和喀麦隆国家队,代表了当时非洲足球的最高水平。
当然,过去三届奥运会足球比赛,南美洲球队也开始加大重视力度,每次都会派出强大阵容。上届奥运会,就是阿根廷和巴拉圭两支南美球队会师决赛。他们与非洲球队一起,成了挡在欧洲年轻人面前的拦路石。
造成这样的结果,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从奥运会诞生之初的“职业”和“业余”之争有关。和网球、篮球、拳击、棒球等其他项目一样,国际奥委会很长时间内只接受“业余足球运动员”参赛;同时,国际足联也不想让奥运会比赛冲击自己的世界杯。
已有 2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