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游泳
每年至少有3000人参加游泳班
“每年参加游泳兴趣班的学员至少有3000人,今年人数有增无减。”保定市钱红游泳馆教练王东说。下午5时左右,身着彩色泳装的小学生们陆续被家长送到游泳馆。随后,几名年轻的教练带队将孩子们领进室内游泳馆,孩子们将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游泳学习。
就读于青年路小学的8岁女孩周凌宇第一次学习游泳,一块来学习的还有几个同班同学。40天的学习,从不敢下水到游几十米,小凌宇对这个成绩还算满意。
钱红游泳馆是保定公认的水质、水温都上乘的游泳馆。每天上午,这里有业余运动员常年训练,暑假等时间还会向大众开设游泳兴趣班。
昨日下午5时30分,记者在馆内看到,学生兴趣班已经开始了训练。游泳池里,范教练手把手地教新来的男孩学仰泳,其他几十个小孩认真练习着,仰泳、蛙泳、自由泳全都施展出来。
此时,家长们在馆外耐心等候着,一位老先生铺块垫子坐到地上看起书来。周凌宇的爷爷用三轮车带着奶奶和小凌宇,骑了近4公里路才到游泳馆。谈到学游泳的目的,奶奶说:“就是让孩子身体壮一些,吃饭好一些!”姜予浩的家长也是同样的想法。
在这些小学生身上,教练们有更多的关注点。包括钱红游泳馆在内的保定几处游泳场馆,每年3000名参加兴趣班的学员中,不乏被教练慧眼识中的游泳好苗子。
今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保定籍选手哈思楠从7岁开始游泳学习,她在钱红游泳馆被保定游泳队教练王东一眼选中。
保定是著名的“游泳之乡”,业余游泳运动员有400名,人数高居全省之首。在保定二中读高三的柳景川每天上午都要进行游泳训练,目前成绩排在省内前八。“我刚学游泳时就像他们这么大,也是参加的兴趣班。”柳景川指了指水中的小学员们。
在这里,没有谁会要求孩子们一定拿到什么成绩,兴趣和运动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从6岁的孩子到67岁的老人,在同一个游泳池内,兴趣班的学员们收获着开心经历。而兴趣,在不经意间将一些孩子引上了冠军之路。
桥梁
骨折教练员打上石膏继续指导训练
保定有一批爱岗敬业的基层教练员,正是他们,托举起这个城市的体育金字塔。
这些在业余体校、甚至在各个学校担任体育老师的教练员们收入不高,但是培养出“好苗子”的责任感,激励着他们每天、每月、每年从事着最基本的、枯燥的启蒙基础训练。
保定市第一重点业余体校校长左俊杰分析认为,保定之所以能够诞生众多的世界冠军,与社会各界的体育意识及教练员们扎实敬业的训练作风密不可分。保定籍冠军的诞生是基层体育“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一位田径教练因发高烧正在输液,当运动员比赛时,教练员让人提着输液瓶赶到赛场去看比赛。体操男队教练在保护队员时不小心腿受伤骨折了,教练打上石膏又返回训练馆,继续指导运动员训练。”左校长说,这样感人的故事讲都讲不完。教练员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着运动员的成长。宋莉莉教练说,柔道馆的很多队员来自农村,家中十分贫困。面对没钱回家的孩子,教练员们经常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