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成露
收枪。转身。离去。
北京奥运会开赛第三天,58岁的加拿大名将纳特拉斯再一次和金光闪闪的梦中奖台擦肩而过。
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飞,电台正播放周杰伦的《千里之外》,似乎就为纳特拉斯而唱:“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两鬓斑白;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6次征战奥运,6次饮恨而归。纵有满腔豪情,难掩黯然背影。
都说奥运赛场是青春年少横空出世的战场,却从不缺乏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北京奥运舞台上,67岁的日本骑手法华津弘、57岁的以色列长跑明星萨塔因、50岁的传奇剑客栾菊杰、43岁的飞碟女将刘英姿、35岁的“跳水沙皇”萨乌丁……他们眷恋赛场、永不放弃的信念和身影,直抵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感动和敬意。没有奖牌的老将———白发暮年心犹壮
代表人物:日本“骑手”法华津弘,67岁;以色列长跑名将阿耶勒·萨塔因,53岁
15名骑手盛装出场,却不见年逾花甲的日本老骑手法华津弘。8月19日,晚上7点15分,香港沙田奥运马术赛场,盛装舞步的最后一轮激烈角逐在这里展开。
67岁的法华津弘是本届奥运会年龄最大的运动员。5天前的首轮比赛过后,成绩排名第32位的他就被残酷地淘汰出局。
出征北京奥运会前,法华津弘充满信心地说:“这次我肯定会比23岁时取得更好的名次。”
1964年,法华津弘在东京奥运会马术比赛中,最后排名第40位。
很多奥运老将明白,出场也许就是谢幕。因此,对他们来说,年轻对手只需拿出90%的努力进入下一轮比赛,他们却必须拿出200%的努力。
过去20多年来,身为职业经理人的法华津弘每天早晨5点就开始训练,每天用一个小时来锻炼肌肉和做伸展练习。有时从国外出差回来,他会直接从机场赶到马场。
今年1月,已近古稀之年的法华津弘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并成为16年来日本的首批盛装舞步骑手。
虽然只是一次华美亮相,但在欧美年轻骑手面前,法华津弘毫不畏惧。不放弃,不抛弃,便一切皆有可能,谁能断定他不会出现在伦敦呢?
8月24日,以色列53岁的长跑高手萨塔因将会出现在男子马拉松的队伍里。这是田径的最后一枚金牌。萨塔因将为它而战。
萨塔因最早爱上这项运动,是从跑步减肥开始的。10公里是萨塔因每日训练的半程公里数,早上5点准时出门,从自己居住的城市哈代拉向南跑至少10公里,然后再原路折返,每当休息日他乐意将这条路段重复跑上两回,其间并没有教练跟随。因为,他请不起专职私人教练。萨塔因所有的指导信息,均来自于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他认真总结每日训练心得,通过电邮方式将此发给老师并交流体会。
萨塔因目前个人最好成绩是2小时14分21秒,几乎没有可能在北京的赛场上闯进前三甲。“在我看来,以这个年纪还能出现在奥运赛场上,是对精神的鼓励。”萨塔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