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前中国主力如何改写日本女垒历史 解密她的传奇经历(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09:28  东方体育日报

  悉尼九月 丽花怒放

  从标枪运动员改行到垒球强棒,这个人生的转变,注定了任彦丽体育生涯的坎坷。单是身上的伤,就足以令普通运动员望而生畏。

  那些痛苦 堆积成山

  “悉尼奥运会上,丽华(任彦丽)已经37岁了!这个年龄,即使是男性球员,要打出这样的成绩也是件困难的事情,何况她是一名女性。但她的意志是坚强的,她始终认为自己有未完成的梦想,于是就不停地去追。”有圈内好友这样评价任彦丽。那枚银牌来得不易,不仅因为37岁的“高龄”,更因为任彦丽与伤病搏斗的意志。

  右肩膀的伤痛长期困扰着任彦丽。亚运会期间,身为队伍里的强棒手(四棒),任彦丽一直忍着右肩疼痛进行训练和比赛。她的右肩韧带始终处于半断裂状态,而这样的疼痛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医生看了我的伤说,即使动了手术,今后重回赛场的可能性也只有五成。”对于自己的伤情,任彦丽表现得相当冷静,“我无论如何都要冲击悉尼奥运会,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垒球。”1999年1月,为了踏上奥运赛场,她最终决定走上手术台。

  早在1996年,宇津木妙子对这位干女儿的精神,发表了无限感慨:“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的四年里,那孩子(任彦丽)承受着只有她自己清楚的痛苦,那些痛苦堆积成山,重重地压在她的身上。我想她是抱着誓死一搏的信念,她那种努力法,简直是在毁了自己。再这样下去,即使能挺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的身体也不太可能再站在竞技场上了。”宇津木妙子的这番话,是在接受《朝日新闻》专访时说的。

  父亲病危 艰难抉择

  此后,等待着任彦丽的是长期康复训练。手术后的两个星期里,连手指都无法动弹一下;整整一个月后,她才能够自己给自己洗脸;一年后,她终于能勉强接住队友击出的低速球……“说实话,动了手术后,疼痛一点都没有减轻。疼痛就像一日三餐一样折磨着我。如果哪一天,突然觉得不疼了,我反而会觉得奇怪。”任彦丽说,也正因为如此严重的病痛,2000年的奥运会上,宇津木妙子才将任彦丽安排在三垒位置上。

  1998年,悉尼奥运会的备战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父亲任位凯突然因脑梗塞倒下,医生当场发出病危通知,并告知有“随时死亡”的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任彦丽依然选择留在日本备战奥运,实现自己的终极梦想。“下一次去探望父亲,我会送上在奥运会上的一个本垒打。我只是想在梦寐以求的赛场上,做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仅此而已。”那一年,《朝日新闻》发表了一篇鼓舞日本垒球队的言论,标题是——悉尼九月,丽花怒放。

  垒球缘从一封日文信开始

  被国籍问题困扰着的那个夏天,任彦丽终生难忘。

  1978年 充满仰慕的来信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迫在眉睫。本该正式以日本球员身份参赛的任彦丽,因为国籍问题被奥运垒球赛场无情地拒绝了。

  任彦丽,1963年出生在北京。原本是标枪选手的她,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投入到垒球的训练中。1986年,她代表中国队出征,当时被称为“亚洲重炮”的她,随队获得优胜,并包揽了本垒打王和打击王头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