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记者22日在争议发生前专访世跆联主席赵正源时,他表示,目前为止,世跆联只收到一起申诉(21日的一场比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他说:“每项凭借裁判判分的运动都会出现裁判争议问题,比如篮球、棒球等等,世跆联所做的一切都是力图让裁判工作更加公平、透明,目前看我们做到了。与以往国际比赛相比,本届奥运会的裁判工作应该是历史上最好的。”
康锡载本人对美国教练的言行感到无奈,他说:“也许这是一个误会,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不过我可以说,世跆联不会因为这次的言行而对他做出处罚。”
记者随后采访了伊朗教练巴赫里,他说:“我虽然没有去6月的那个会议,但是我知道,那次会议上教练们签署了一份有关公平竞赛的文件。没什么大不了的。”
奥运会申诉“容易”改分“难”
跆拳道的裁判问题一直是有关该运动能否继续留在奥运会的一大焦点。其实在今年2月的“好运北京”跆拳道测试赛上,中国跆拳道协会副主席、本届奥运会裁判赵磊就曾向新华社记者坦言,根据世跆联有关规定,北京奥运会上“很难出现申诉后更改比分的情况”。
赵磊介绍说,世跆联裁判监督委员会对奥运会上的申诉分为“可受理”和“不受理”两种情况。比分计算错误、选手身份识别错误和裁判重大判罚失误三类错误被列为“可受理”情况;裁判判罚尺度、动作得分多少则属于“不受理”情况。换句话说,如果选手认为某个动作该得分而没有得分,或者认为得了一分而该得两分提出质疑,世跆联是不受理这种申诉的。
由于奥运会跆拳道比赛赛程安排紧密,因此裁判监督委员会能够受理申诉的时间并不多。赵磊说:“目前在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史上,还从未出现过申诉后比分改变的案例,这种情况在北京奥运会上也很难发生。”
赵正源曾在多个场合中表示,任何运动项目都会出现判罚争议,但裁判在赛场上的绝对权威不可改变。赵磊也承认,裁判有时的判罚确实存在主观因素,这说明跆拳道运动的判分规则在客观上还有漏洞。因此,世跆联近年来在规范判分规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