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千金一诺北京践约--北京奥运会筹办七年间(5)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3日08:23 新华网
外国运动员入住奥运村后,在新建筑群落里发现一座古庙,想必一定觉得新奇。这座在奥运村升旗广场东面的古庙,原来是北京农民祭天求雨、供奉龙王的“龙王庙”。此次兴建奥运村,它也被划入其中,但设计者并没有将它一拆了之,而是将其巧妙地融入现代建筑中,修葺一新,作为奥运村办公场所。 在北京奥运会MPC(主新闻中心)通道两侧的墙壁上,运动员急速奔跑的照片与极富东方美感的古代中国壁画相映成趣,彰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古代体育项目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乘坐电梯来到第二层,一抬头便被顶棚上满眼的彩绘风筝所吸引。通道两侧的墙壁上,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的草书、张旭的狂草……印制在几块拼接而成的木板上,使得整幅书法作品充满灵动之感。从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主新闻中心的三层景观分别按照《诗经》中“风、雅、颂”的主题设计而成。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尽显无遗。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世界领略了寿司的美味;1988年汉城奥运会,四方宾朋留下了对泡菜的美好回味。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媒体村的餐饮服务尽管由国际餐饮公司爱客玛承担,但在不久前奥运村测试中,来宾们依然在“亚洲风味”餐饮区看到了一个个卷好的“烤鸭卷”,领取的人排成了长队。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10万人,报名总人数却突破了112万,创下历届奥运会之最。组委会不得不从11个报名者中选择其一。回忆起同学们报名参加赛会志愿者的情形,中国政法大学大二姑娘孙芳用“万众一心”这个词来形容:“没有人组织,可一问才知道,我们全班同学都报名了!” 7月初,在奥运村里,记者见到几名来自四川绵阳地震灾区的保洁员。她们正在逐一清理路灯上的污迹,不时用家乡话交流。记者用当地方言问:“地震灾区的家里人怎么样了?”其中一位朴实的四川女孩说:“没得事,有政府照顾呢!家里人打电话来让我们安心在奥运村里工作,办好北京奥运也是我们家乡父老的愿望。”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北京和5个内地协办城市倡议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经过三年开展已深入人心,初见成效。“排队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迎奥运“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等群众参与的各项活动,有数百万人参加,市民奥运意识、健身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赛场叫骂、随处抽烟、不排队等与国际礼仪所不符的陋习正在减少。 开放 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更是中国越来越多融入国际社会并被认可的结果。开放办奥运,按照国际惯例和奥运规则办奥运,是我们的承诺,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筹办奥运会的过程,是中国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七年中,中国加入了WTO;修改了对境外媒体的管理规定;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达了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表达出接纳这一西方文明产物的胸襟和自信。中国以大国气度面对世界。 今年7月5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方主设计师、来自澳大利亚PTW建筑公司执行董事约翰·比尔农又一次来到北京。他说:中外设计师组成的联合团队,保障了这个让人兴奋和开心的方案的诞生。在设计上,从气泡的形状得到灵感,又融入中国古代文化的建筑理念。建成后发现与最开始的设计理念非常吻合,最后的效果之佳超出了想像。他说:“这样的经历,对参与‘水立方’工作的中外人士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