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安全揭秘:给烟花植入“大脑”
鸟巢初具规模之时,不少业内人士表现出同样的忧虑:鸟巢的保护薄膜,无法承受任一烟花品种的高温,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火星落在鸟巢上,薄膜当即就会被灼穿。鸟巢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奥运开幕式只能燃放冷烟花,而这必将影响开幕式的观赏效果。
如果能控制每一个火星的“着陆点”,使所有火星全部在鸟巢棚顶燃尽,焰火的高温就不再成为鸟巢薄膜的“克星”!赵伟平说,关键时刻,熊猫烟花人的另一科研项目——芯片烟花,起到了关乎全局的功效。
一年前,熊猫烟花公司开始与北理工合作,开发“芯片”烟花产品,让写有燃放时间等数据的芯片,植入烟花“心脏” ,由数码控制系统操控烟花燃放全程。如此,烟花如同拥有了“大脑”,有能力跟计算机系统“对话”,每一个火星的起爆时间、至高点、“着陆”点全部都在计算机的掌控之下,即便是上万枚烟花同时绽放,所有火星也能在同一时间闪亮,同一时刻飞抵设定地点,同一时限内燃尽。
昨夜,16000万枚烟花的数亿个火星,全部遵从计算机系统的指令,在鸟巢顶上方充分燃尽,最后一次眨眼,最后一次闪亮。
效果揭秘:七大经典造型
打出奥运五环图案,往届奥运会,一些主办城市也曾有此创意,但“终未成行”。昨夜,鸟巢上空不仅打出了奥运五环图案,还先后呈现出国花牡丹、和平鸽等多个造型。
赵伟平解释说,用烟花表现奥运五环等图案,最大难点在于,烟花的起爆点和时间间隔点难以掌控,“比如10个烟花一组,画出一个圆环。10个烟花必须在同一时间起爆,飞到预定的高度定格,稍有一点偏差,画出的就不是一个圆圈”,他说,在空气发射、芯片烟花等科研项目的保证之下,用烟花描绘奥运五环这一全球性燃放难题,被中国烟花人彻底破解。空气发射、芯片烟花等燃放技术,不仅奠定了鸟巢燃放的绿色环保效果,同时也创造了烟花燃放史的一个个精彩瞬间。正是在这些科研项目的保证之下,烟花“飞天”时的弧线,得以完全遵从原始创意,“想圆就圆,想方就方,何时起爆,每个火星停留多少时间,全部遵从预定计划,完全听从计算机系统的摆布”。他说,中国烟花人的研发精神,使北京奥运开幕式得以用“烟花语言”,展示国花牡丹的高雅和富贵,中华民族对奥运、对和平的衷心祝福。
第一经典造型——牡丹如何花开
燃放效果:鸟巢燃放的第一个高潮点,演绎国花牡丹从含苞待放到全面盛开的全过程,鸟巢在11秒内成为红色的海洋,观众感受到盛情烟花传递出的激情信号:奥运来了!全球人共度北京奥运欢乐时光!
难点破译:从花骨朵到一个个花瓣“接力”打开,再到牡丹盛开,“牡丹花开”的绽放过程用时仅有11秒,但燃放烟花的数量却达4845枚,相当于燃放总量的1/4。赵伟平说,为能使整朵红色牡丹笼罩整个鸟巢,“牡丹花开”的燃放点遍布鸟巢顶部所有钢架及鸟巢碗口上沿,也就是说,每一个钢架都装有专门用于“牡丹花开”的燃放支架。为能选准色泽,充分展现牡丹的高雅和富贵,熊猫烟花设计人员筛选了数十个方案,最后终于选定一种桃红色。利用计算机的三维特效效果,设计人员画出了覆盖鸟巢棚顶的巨幅牡丹,然后选取了鸟巢顶的85个点位,每个点位负责发射三个花瓣,每个花瓣由29枚烟花组成,寓意第29届奥运会,“85个点位,倾斜角度各有不同,这样才能画出一朵浑然天成的牡丹花”,他说,燃放时,按照由里到外的顺序,向发射“花心”,再发射最内层“花瓣”,依次过度到最外层花瓣,当最后一层花瓣打开之时,85个点位同时启动,齐射烟花,形成了一大朵鲜红欲滴、热情奔放的牡丹花。“燃放数量很大,所以安装难度颇大,每个点位、每个支架的位置、角度,都要反复调试,反复检测,差一毫米,都有可能影响绽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