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幕式烟花独家揭秘 鸟巢不夜天背后的“熊猫功夫”(4)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00:33   新浪体育
开幕式烟花独家揭秘 鸟巢不夜天背后的“熊猫功夫”(4)
烟花让2008奥运会盛大开幕

  第五经典造型——“红闪鸟巢”动感世界

  燃放效果:一条红色的丝线,穿引鸟巢全场,如同红色的霓虹灯不断闪

  烁,在其点缀之下,整个鸟巢在闪动,在奔跑,在跳跃!

  难点破译:赵伟平说,“红闪鸟巢”第一难在于布点,为能覆盖整个鸟巢,每一根主梁每隔5米,就要架设一个发射点;两根主梁交界处,同样每隔5米,架设一个发射点位,所有发射点平均分布,整个鸟巢才得以在红色海洋中跳跃;第二难在于时差控制,每个点的烟花必须同时亮起同时熄灭,“‘红闪鸟巢’是闪光类产品,最难控制燃放时差”,他说。

  第六经典造型——“打开天门”

  燃放效果:一扇金碧辉煌的拱形大门,出现在鸟巢上空。大门紧闭,打

  开一条缝、打开一半、打开3/4、金门终于洞开!

  难点破译:据赵伟平介绍,“打开天门”难在地对空的距离、角度测算。第一组发射点的相隔距离、与水平面的角度,必须保证射出的烟花在空中相会时,交接出一个拱形形状;而第二组烟花之间的距离、水平夹角,又必须保证射出的烟花在空中相遇时,恰好有一条缝隙,如同大门刚刚打开了一条缝,以此类推,直至金门洞开,“角度偏一点,就不能生动再现大门打开的过程”。

  第七经典造型——“倒计时”进入“奥运时空”

  燃放效果:9、8、7,奥运开幕式开场时,空中最先呈现出的是一个个闪

  动的数字,用烟花语言传递强烈信号:奥运近了!近了!更近了!到了!

  难点破译:用烟花画出的数字9,在空中停留时间不多不少恰好是一秒钟!9刚熄灭,8立时亮起,再次闪动一秒钟,“哪个数字多停留哪怕是一眨眼的功夫,烟花画出的就不是倒计时秒表了,与秒表同步,不允许丁点误差”。

  最大难点:攻克鸟巢燃放安装难题

  业内人士此前关于奥运开幕式燃放冷焰火的预测,除了鸟巢薄膜无法承

  受烟花高温这一因由,另一原因在于,鸟巢的特殊钢架结构不能担负过重的压力,所有钢梁都不允许穿钉打眼,可燃放烟花必须架设燃放支架,支架如何与钢梁“绑定”,一时间成为困扰中国烟花人的难题。

  由于鸟巢各个位置的坡度不同,传统平地燃放支架刚上鸟巢,立即失去

  平衡。技术人员根据鸟巢的“身形”,每根钢梁的长度、角度,设计了一整套仅适用于鸟巢的专用燃放支架。钢架结构不允许穿钉打孔,而支架又必须与多跟钢条“绑定”,研发人员采用卡具的可拆卸式镶嵌技术,利用螺杆旋钮两边挤压及底部支撑的形式,将卡具固定在钢结构之上,支架终于得以与钢架完美结合。虽然是可拆卸式结构,但卡具的稳定性可坚持至少三个月,风吹雨打岿然不动;所有卡具的挤压端,均垫有摩擦力强的薄软垫,虽是贴身接触,但钢架的防腐涂装并不会被卡具“刮伤”。钢架下卡具密布,但钢架上没有丝毫痕迹,即使是摄像机反复扫描,也无力发现钢架下的奥秘。

  鸟巢高度大约相当于20层居民楼,“楼层”很高,可施工人员的上下工具只有梯子,爬上爬下必须手脚并用;燃放支架、烟花产品,所有产品的运输工具只能凭借大型吊车和吊篮,运至鸟巢顶后,再分运至各个燃放点。鸟巢每根钢梁的宽度只有一米左右,所有钢梁上都镶有一根铁丝,“让小鸟能在鸟巢顶停歇,唱歌”,赵伟平说,这样一根根坡度不同、一米多宽、密布铁丝的钢梁,组成了鸟巢燃放的作业面,即使搬运重达200多公斤的大型支架,施工人员也只能在钢梁间行进,“除了钢梁,就是薄膜,薄膜可承受不住一个人的重量,不能摔跟斗,甚至连打个趔趄都不行”,他说,为避免踏入薄膜区,每个施工人员都身系安全带,随身携带重达4、5斤的所有施工工具。钢铁的吸热性能,导致鸟巢顶的温度常常高达60度,加上4、5斤负重,施工人员即使是清晨登顶,不到半小时就汗流雨下,“全都晒黑了,不少人受了7、8斤,有的掉了10多斤肉”。由于鸟巢限制带入食品,所有施工人员的午餐、晚餐必须在鸟巢外解决,工期紧张,施工人员干脆选定鸟巢东南门外一座立交桥下的空地,作为露天食堂,可食堂的菜谱只有盒饭。正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220多名“熊猫烟花鸟巢燃放焰火团队”施工人员奋战了一个多月,安装、调试、检测,再调试、再检测,截止昨日,开幕式烟花检测、调试了不下10次。

  “坐在立交桥下吃盒饭,一个个皮肤黑黑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建筑工人,其实,研究生达1/4,本科生达1/3,余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中专生”,赵伟平说,220多人有的是研发专才,有的是记忆高超的造型师,有的拥有上千万资产,在鸟巢顶日以继夜、风餐露宿坚持了一个多月,没有人后悔,没有人一个人喊苦喊泪,“他们是中国烟花人的脊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