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十年承载光荣与梦想 记录首都体育馆的前世今生(3)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09:20  人民网-人民日报

  马雁玲说,“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在场馆的改造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结构加固是首体改扩建中的首要环节。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得出的结论,经过加固改进后的首都体育馆至少可以延长30年寿命。为了提高抗震性能,在改扩建过程中采用了大直径灌注桩方案对原有基础进行加固,确保了老场馆在改变结构体系后符合抗震标准。

  其次,改造工程非常注重环保和节能。馆内采用环保的空调制冷系统,改造工程所有产品均选用绿色环保型。空调均采用环保冷媒代替氨或者氟利昂等冷媒,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空气。在节能方面,施工人员在对墙体改造施工中尽量保留墙体原有抹灰层、减少剔凿工程量,在确保新旧装修层牢固结合的情况下,降低了工程造价。此外,为进一步节约能源,首都体育馆的外窗由原来的实腹钢窗改造成铝合金外窗,采用双层中空LOW-E玻璃。

  马雁玲还告诉记者,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增加了节水设施。为节约用水,设置了中水给水系统和节水型排水系统。另外,馆内还利用原地下200平方米的消防水池及地下消防泵房的位置,加设了雨洪利用系统,可以对比赛馆局部屋顶5000平方米的雨水进行收集。

  运行

  “无缝连接”成为口头语

  本报记者 李长云

  在“好运北京”2008中国俱乐部男女排球赛举行期间,“无缝连接”是国际排联第一副主席魏纪中和他的几位国际排联同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对首都体育馆奥运运行团队工作的肯定。

  魏纪中表示,由于这次“好运北京”2008中国俱乐部男女排球赛没有外国运动队参加,他开始还比较担心首都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的工作是否会敷衍,甚至降低标准。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魏纪中说,他亲身经历的几届奥运会组织工作都不错,不过,在场馆运行团队各个环节的衔接上,总还是或多或少有些脱节。而这次比赛尽管是测试赛,但首都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各个环节的衔接做得非常好,一环扣一环,真正达到了“无缝连接”。

  首都体育馆的改扩建工程完全根据国际奥委会制定的标准进行,并通过了严格的检查验收。魏纪中说:“我对首都体育馆的硬件设施从未怀疑过。通过这次测试赛的运行,我和几位国际排联的同行都非常满意,认为比赛场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排联的要求,完全能举办好奥运会的比赛。”

  魏纪中还对场馆运行进行了“抽查”。他说:“比赛前和比赛期间,我随机考核了一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答案令人满意。他们的工作完全符合奥运比赛服务要求。只有现在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积累经验,才会让人放心。”

  链接

  首都体育馆位于北京白石桥,是我国最著名的体育场馆之一。

  首都体育馆于1966年6月1日动工,1968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场馆占地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馆内有1.8万个观众席。整个工程从设计、施工到材料设备都是依靠我国力量自主完成,全部工程造价1500多万元。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来华,在首都体育馆进行的中美乒乓球赛将轰动世界的“乒乓外交”推向高潮。1973年,中国举办了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比赛地点也是首都体育馆。此外,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十一届亚运会、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体操锦标赛等众多比赛都是在这里举行。除了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外,首都体育馆也是大型文化演出的舞台。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记录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

  首都体育馆先后经历3次大规模改建,第一次是1990年亚运会,第二次是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三次是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将作为排球主比赛场馆。

  (朱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