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景点:千古晋祠有三绝 石窟名寺天下独绝(4)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7日19:36 新浪体育
崇善寺大悲殿 图片来源:新浪相册/华胥梦游的相册 文峰塔 与舍利塔比目并立,位于塔院东南隅的这座古老苍朴的砖塔,即是文峰塔。文峰塔也叫宣文塔,宣文宝塔。它所以叫文峰塔,是因为它创建的原因本是为补辅太原府城“西北高东南低”,不利于发展文化的地形不足,用以“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对于这一点我国古塔研究的专家张驭寰先生和罗哲文先生曾有过明确的论断。至于当地人们或地方志乘中把文峰塔称作“旧塔”或“南塔”,那是因为它问世早于舍利塔和其所处方位的缘故了。 【崇善寺】 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 为荐其母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南北长550米,东西长250 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是山西省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明代以前,只是一个不大的寺院,有说它是隋炀帝巡幸太原时的行宫,还有的说它是武则天少时出家的旧址,如今山门右额的“宗唐遗址”四字,很可能就是源于这些传说。据寺内木匾记载:晋恭王朱枫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四月,启奏明太祖,批准建立新寺,历时8载,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竣工,名为崇善禅寺。不幸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一场大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七年(1881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文庙占了大部分地方,这就是现在的山西博物馆第一部分,而仅占原寺面积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为古白马寺、明崇善禅寺的当然代表了。 现存寺内的以大悲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面积仅有原寺的八十分之一,不过却格局严谨,古朴庄严。崇善寺现存的主体建筑主要有: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和大悲殿。寺内大悲殿坐落在宽厚的台基上,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初木制建筑。大悲殿的两侧保留有古时的鼓亭与钟亭,山门东侧的钟楼上还存有明正德元年(公元1505年)铸造的大钟。大钟样式古典,重9999.5斤,其钟声可响彻全市。 【清真古寺】 在山西太原市解放南路东侧。门前有牌楼一座,横匾“清真古寺”。大殿为砖木混合结构,檐柱砌入墙内,殿内为阿拉伯式装饰,圆柱挖槽迭楞,彩绘施沥粉贴金,富丽堂皇。 周围木壁上刻有阿拉伯文《可兰经》第二十九、三十本中经文数段,雕刻精细工整。院内有明代建筑省心楼,重檐歇山顶,檐桷辉飞,彩色熠熠。左右碑亭对峙,亭内碑刻为黄庭坚草书,元赵子昂和清初傅青主观后题铭,字体劲秀,笔力挺拔。还有明方孝孺等人榜题和清刘石安书“心修忠孝,志义齐仁”八个大字,书法皆佳。 【光化寺】 在山西太谷县城西南7公里白城镇。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大兴佛刹时创建名隆兴寺,宋真宗赵恒寓此,偶见龙像,于咸平十年(999年)敕命重修,改额“光化圣寺”。至元代寺宇颓败,泰定三年(1326年)重建;明清两代又几次修葺,保留至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