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合院:10个亿的旧城改造实践(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4:27   京华时报

  “修旧如旧”的背后,是一笔现实的细账。

  “以前修房子,用红砖,一块砖3角钱,现在必须用青砖,一块1.3元,而且青砖是黏土砖,北京为了环保,已经早把黏土砖窑取缔了,现在大批量要用,只能到河北拉,成本高,砖场都借机涨了钱。”张德福说,为了节省成本,也为了确保院子的原貌,一些尚能使用的材料都被尽量利用。

  除了材料,人工也不好找。“能修四合院的老手艺人,在北京越来越少了,得到河北去找,南方的工人,不了解四合院的特点,做的活儿交不了工。”张德福在劳务市场找了1000个工人,管理的工作,则全部由房管所的工作人员承担。虽然整个工程的造价仍在最后匡算中,但张德福估计,“和原来的修缮方法相比,总体算下来,造价至少要高三分之一。”

  政府将为这个修缮工程买单,10亿政府资金将用于全市1474个院落的改造。

  以往,平房院修缮和改造的资金,由居民每月缴纳的1.6元每平方米房租承担,这是一笔捉襟见肘的经费,难以支撑如此规模和规格的改造。

  “如果不是政府财政投入,这样的改造很难进行。”

  翻修时的邻里矛盾

  还有另一些麻烦,比资金、人工更加现实。

  刘桂珍住的61号院,是东四街道最早启动、最早完成的改造院落,整修了三间北房的屋脊,西房进行了大修,西房北耳房按老样式进行了翻建。

  “本来,我们院子要全部翻建的。”刘桂珍说。

  在去年7月份全院居民参加的“民意会”上,所长张德福亲自把房子要修缮的消息,通知了61号院的11户居民。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房管所想把这个院子当作试点。“这个院的居民关系比较融洽,一些问题好协调。”

  会上,刘桂珍记住了一句话,“房子都要拆了,按原样重建,居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一个居民不同意,改造也不能进行。”

  “一开始,大家都愿意,后来,一户刚装修的人家又不同意了,觉得自己装修的钱白花了。”刘桂珍说,我们怎么商量都不行,只能改翻建为修缮。

  即使更改了方案,矛盾依旧不少。

  刘家想把自建房往前挪点儿,被人告到了房管所,平常关系不错的老街坊心里有了疙瘩。

  “在我办公室,就给调停了好几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苦口婆心地劝。”张德福说,他把大量精力,都放在了协调邻里纠纷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影响房子修缮进度的重要原因。”

  有好几个院子,矛盾实在调停不了的,最后只能放弃改造。

  “好在我们院儿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房子修好了,大家住得舒服了,当时的磕绊也就忘记了。”

  自建房的妥协

  坐在改造好的新房里,刘桂珍拿出老照片,环顾四周。和以前相比,刘桂珍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自建房。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