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全称:Nepal
英文缩写:NEP
领土面积:14.72万平方公里 | 人 口:2642万 |
主要宗教:印度教 | 官方语言:尼泊尔语 |
首 都:加德满都 | |
上届表现:0 0 0 |
尼泊尔是一个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尼泊尔境内山峦重叠,珠穆朗玛峰(尼称萨加玛塔峰)位于中尼边界上。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冷季最低气温为-41℃,南部夏季最高气温为45℃。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度差之大为世界所罕见。大部分属丘陵地带,海拔1千米以上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因此尼泊尔自古有“山国”之称。河流多而湍急,大都发源于我国西藏,向南注入印度恒河。由于地形复杂,全国气候各地不一。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冷季最低气温为-41℃,南部夏季最高气温为45℃。在全国同一时间里,当南部平原上酷热异常的时候,首都加德满都和帕克拉谷地里,则是百花吐艳,春意盎然,而北部山区却是雪花飞舞的寒冬。
公元前6世纪建立王朝。1769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征服马拉王朝三个公国,统一了尼泊尔。建立了沙阿王朝,延续至今。1814年英国入侵,尼泊尔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1846年至1950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人的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的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1923年,英承认尼泊尔独立。1950年11月,尼泊尔大会党等发起反拉纳的斗争,结束了拉纳的统治,并实行君主立宪制。1959年2月马亨德拉颁布尼泊尔第一部宪法。1962年颁布新宪法。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即位。1990年4月16日,比兰德拉国王解散全国评议会,同年11月颁布第三部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的多党制。
国旗:尼泊尔的国旗是世界上唯一三角形的国旗。一个世纪前尼泊尔就出现过这种三角旗,后来两面三角旗连在一起,就成为今天尼泊尔国旗的式样。由上小下大、上下相叠的两个三角形组成,旗面为红色,旗边为蓝色。红色是国花红杜鹃的颜色,蓝色代表和平。上面的三角形旗中是白色弯月、星图案,代表皇室;下面三角形旗中的白色太阳图案来自拉纳家族的标志。太阳和月亮图案也代表尼泊尔人民祈盼国家象日月一样长存的美好愿望。两个旗角表示喜马拉雅山脉的两个山峰。
尼泊尔共有人口2642万人(2006年7月统计)。尼泊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拉伊、林布、苏努瓦尔、达芒、马嘉尔、古隆、谢尔巴、尼瓦尔、塔鲁等30多个民族。86.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是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其他宗教人口占2.2%。尼泊尔语为国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
尼泊尔为农业国,80%的人口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油料、烟草等。自然资源有铜、铁、铝、锌、磷、钴、石英、硫磺、褐煤、云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镁矿、木材等。均只得到少量开采。水力资源丰富, 水电蕴藏量为8300万千瓦。尼泊尔工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低,发展缓慢。主要有制糖、纺织、皮革制鞋、食品加工等。还有一些农村手工业和手工艺制造业。宜人的气候、秀美的自然风光,使尼泊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此外,尼境内还有200多座6000至8000米的山峰是爬山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尼泊尔丰富的文化和宗教遗产、精美的古典建筑可供印度教和佛教徒朝圣,它还有14个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公园,可供旅游者徒步旅游和狩猎旅游,1995年到尼泊尔的旅游者达36万。
北京奥运金牌榜
历史成绩回顾
2004 | 0 | 0 | 0 |
2000 | 0 | 0 | 0 |
1996 | 0 | 0 | 0 |
1992 | 0 | 0 | 0 |
1988 | 0 | 0 | 0 |
1984 | 0 | 0 | 0 |
1980 | 0 | 0 | 0 |
1976 | 0 | 0 | 0 |
1972 | 0 | 0 | 0 |
1968 | - | - | - |
1964 | 0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