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流场馆+如洗蓝天 奥运会北京兑现自己的承诺(4)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6日09:30   北京日报

  此后,她再也没在北京戴上口罩。“每一天,我都在阳光明媚中醒来”。莎拉说。她的经历,印证了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的话——北京空气质量很好,带口罩根本派不上用场,只是给行囊增加分量。

  环境质量,是北京申奥时的重要承诺之一:“北京市在2007年之前将完成20项治理环境的重大工程。到2008年,北京将为运动员们提供一个清洁的环境,空气质量将达到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4日奥运会闭幕,北京8月份在空气质量全部达标的基础上收获了13个一级天,比例达到54%,超过北京10年来单月一级天9天的最高纪录。奥运会开幕之前外界对北京奥运期间空气质量的种种质疑,随着蓝天白云的频频出现而烟消云散。北京兑现了关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的全部承诺。

  在一个个蓝天背后,是北京为兑现承诺而付出的辛勤努力。

  北京空气污染的治理难度很大——地形呈“簸箕”状,三面环山,城区地势低,遇到不利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和清除。

  为治理环境,北京在防治烟煤型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生态保护和建设等方面,连续实施了13个阶段、共计200多项治理措施,使北京的空气质量连续7年得到改善。

  7年间,北京实际的蓝天数量每年都要增长2%至9%。到2007年,北京全年的蓝天数量已经从2001年的185天增长到246天。今年6月底,北京实施新的燃煤锅炉排放标准,城八区1.6万台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清洁能源全部完成改造和治理,3.2万户平房居民拆了烟囱,实现“煤改电”。北京的大气质量又有了进一步的明显改善。

  “国家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哪个标准高,我们就执行哪个。”环境保护部污染控制司司长樊元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的这番话,透着底气十足。

  兑现承诺的底气,源自全市人民的无私奉献。

  为了实现“新北京 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北京焦化厂、首钢等一批为首都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大型国有企业,毅然走上了调整搬迁之路。

  按照《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市委、市政府在2002年做出了以更清洁、更丰富的天然气逐步取代城市焦炉煤气和燃煤的重要举措。在2008年之前,东南郊化工区和四环路内200家左右污染企业都要完成调整搬迁工作。

  2007年底,为国家经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首钢4号高炉和2号高炉、4座烧结机及第三炼钢厂等一起停产。同年,首钢设在河北曹妃甸的新钢铁厂开工建设,预计三年后,首钢在北京的冶炼、热轧等生产项目,将全部迁徙至此。2008年1月5日,首钢涉钢产业压产400万吨。

  同年,曾经为北京作出过重大贡献的47年功勋老厂——北京焦化厂第一个开始了停产历程,厂里的3号、4号两座焦炉相继退出生产。2006年7月15日上午,在焦化厂即将全面停产的这天,在厂里干了一辈子的老工人李桂树和老伙计们一起,早早就回到了焦化厂。望着停产后第一炉红红的焦炭在熄焦塔下冒出团团白色的蒸汽,老李的眼睛模糊了。在焦炭产品的走俏时节停产搬迁,焦化厂经济方面的损失也是不言而喻。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